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36篇
  免费   3961篇
  国内免费   1920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582篇
妇产科学   564篇
基础医学   1841篇
口腔科学   566篇
临床医学   12527篇
内科学   6314篇
皮肤病学   254篇
神经病学   563篇
特种医学   2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8722篇
综合类   22056篇
预防医学   7684篇
眼科学   229篇
药学   8805篇
  125篇
中国医学   5342篇
肿瘤学   2216篇
  2024年   635篇
  2023年   2312篇
  2022年   1914篇
  2021年   2354篇
  2020年   2243篇
  2019年   2175篇
  2018年   1079篇
  2017年   1725篇
  2016年   1949篇
  2015年   2341篇
  2014年   3658篇
  2013年   3661篇
  2012年   4787篇
  2011年   5065篇
  2010年   4817篇
  2009年   4292篇
  2008年   5056篇
  2007年   4385篇
  2006年   3869篇
  2005年   4134篇
  2004年   2936篇
  2003年   2656篇
  2002年   2048篇
  2001年   1843篇
  2000年   1403篇
  1999年   1131篇
  1998年   1014篇
  1997年   922篇
  1996年   798篇
  1995年   674篇
  1994年   640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85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右佐匹克隆,3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组43例清肝安神汤(柴胡、龙胆草、栀子、夜交藤各30g,泽泻、木通、酸枣仁、柏子仁各20g,远志、茯苓各15g,生地黄、玄参各20g,生牡蛎、生龙骨各25g),水煎400mL;右佐匹克隆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SQI、ISI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接受急性冠脉介入治疗的AMI老年患者334例,记录其一般人口资料、住院情况、既往病史等相关数据,全部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根据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患者分为障碍组(LVEF≤40%)与对照组(LVEF40%),对比两组相关资料数据,将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影响老年AMI患者LVSD的危险因素。结果 334例老年AMI患者中51例发生LVSD,发生率为15.27%。LVSD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龄、女性占比高、入院心率过快、收缩压过低、既往有房颤史。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高表达,前白蛋白(PAB)低表达,入院心率过快、收缩压偏低,新发房颤等可能是影响老年AMI患者合并LVSD的危险因素。结论 NLR、hs-CRP、cTnI高表达,PAB低表达,入院心率高、收缩压低、新发房颤均可能是AMI合并LVSD的危险因素,其中NL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其防治,以减少AMI患者住院期间LV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2017年四川省三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三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千人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指标、基尼系数和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HRDI)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结果:三州地区千人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呈增长趋势;基尼系数大多超过0.4,仅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较小;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较小,需要量、缺乏量及缺乏比例均较大。结论:三州地区卫生人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配置公平性较差,尤其按地理、经济分布很不均衡;医护人员短缺,需要重点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某院收治的6例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1.3±4.5)岁.对6例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属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均为局部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情况:Ⅲ级4例,Ⅳ级2例;病理分期情况:2例属于pT2a期,3例属于pT2b期,1例属于pT3a期;其中合并腺性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鳞状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微乳头变异的1例;6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脉管系统内可见瘤栓.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3.9)个月.其中1例行诊断性TURBT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因为全身性转移而死亡,其余5例行膀胱全切者治疗的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17个月因为转移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在术后分别随访6、10、17、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是临床罕见的上皮癌类型,多数为高级别肿瘤,分期晚,且患者的预后较差,分析可能与其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高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对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24例孕产妇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分为两组。非压力性尿失禁组73例,压力性尿失禁组51例,分别于孕周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观察并评价不同孕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水平差异。结果于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分别为12. 90%、23. 39%、43. 55%及5. 6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在孕周为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分别为(3. 78±1. 34) mm、(4. 62±1. 24) mm、(6. 96±1. 22) mm及(2. 23±1. 92) mm明显大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在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2. 42±1. 33) mm、(3. 83±1. 12) mm、(6. 02±1. 76) mm及(1. 28±0. 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表达相关,随着孕周的增加,膀胱颈移动度逐渐增大,且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增高,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2例KOA患者(KOA组)和16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CYTL-1水平以及KOA患者滑液CYTL-1水平。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价量表(VAS)评分及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KOA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身体残疾程度。比较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OA组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低于对照组(316.11 ng·mL-1)(P<0.001)。血清CYTL-1水平降低是KO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13,P<0.001)。血清CYTL-1水平与滑液CYTL-1水平呈正相关(rS=0.521、β=0.2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CYTL-1用于KO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87~0.88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WOMAC总评分、VAS评分呈负相关(rS=-0.455、β=-0.373,rS=-0.421、β=-0.218;P<0.05)。血清CYTL-1水平诊断KOA患者重度疼痛或中重度残疾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74(95%CI:0.685~0.863)、0.704(95%CI:0.602~0.791)。较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患者,<169.10 ng·mL-1患者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4级(78.79%比21.21%)、软骨缺损评分≥22.67分(70.18%比29.82%)以及站起-走计时测试秒数≥5.95 s(60.66%比39.34%)的占比均更高(P<0.05)。结论 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降低与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KOA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