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99篇
内科学   50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1603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46篇
  14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 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第1分位组即UACR<5.87 mg/g组(n=320)、第2分位组即5.87 mg/g≤UACR≤9.55 mg/g组(n=341)、第3分位组即9.56 mg/g≤UACR≤16.27 mg/g组(n=321)和第4分位组即16.27mg/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既往建立的汉中儿童研究队列中选取842名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男534人,女308人),平均年龄为43.0(40.0~45.0)岁。检测受试者晨尿中尿钠浓度,应用Kawasaki公式估算其24 h尿钠量,计算每日摄盐量,按日摄盐量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摄盐量<10.65 g/d,Q2组:摄盐量10.65~13.07 g/d,Q3组:摄盐量为13.08~15.44 g/d,Q4组:摄盐量> 15.44 g/d。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Q4组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随着盐摄入量的增加,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也随之增加。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496,P <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r=0.026,P=0.2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与每日摄盐量独立相关(β=0.488,P <0.001)。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排泄显著相关,而与血尿酸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和抗排异治疗极为重要,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保持内脏蛋白质贮存,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和术后肾功能急骤变化导致的电解质平衡紊乱,减少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以来实施肾移植手术16例,本室予以积极营养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5年内死亡,在美国血透患者年死亡率高达24%,其中约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虽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体重指数等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最近许多研究提示,ESRD患者超乎寻常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不完全与传统的危险因子相关。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的患者反而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有学者将ESRD患者这种特殊表现称为“逆流行病学”(reverse epidemiology)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将220名8-12岁小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另一组服安慰剂,实验采用双盲设计,观察期为6个月。试验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生化及工作能力等指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补充组儿童的负荷尿中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排出量,晨尿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血清25-OH-B3水平,尺骨中点处的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阅读速度、学习能力及数学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学习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机制及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9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129例,脑出血65例)及60例正常对照者同时测定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血肌酐(SCr)浓度,对其中血Cys-c浓度增高但SCr浓度正常的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患者用甘露醇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Cys-c浓度。结果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SCr浓度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者经甘露醇治疗后,血Cys-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血清Cys-c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造影剂肾病仍是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动物急性缺血性肾衰竭模型中,预先使用碳酸氢钠比氯化钠的肾脏保护作用更佳。缺血和造影剂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均被认为是自由基损伤所致。但是,在人或动物至今尚无评价碳酸氢钠预防造影剂肾病有效性的研究。 目的:在使用放射性造影剂前后用碳酸氢钠或氯化钠进行预防性水化,比较二者的有效性。 设计、地点和病人:一项于2002年9月16日至2003年6月17日进行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试验。119例血清肌酐稳定在≥1.1mg/dL(t≥97.2μmol/L)水平的病人,在应用碘帕醇(370mg碘/mL)造影前后,随机接受了氯化钠静脉滴注(n=59)或碳酸氢钠静脉滴注(n=60),剂量均为154mEq/L。在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2天进行了血清肌酐检测。 干预:病人接受154mEq/L的氯化钠或碳酸氢钠,造影前以每小时3mL/kg的速度静脉滴注1小时,造影后以每小时1mL/kg的速度滴注上述药物6小时。 主要观察指标:造影剂肾病,其定义为在造影后2天内血清肌酐升高tμ25%。 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发生、种族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碳酸氢钠治疗组病人基线血清肌酐水平稍高于氯化钠治疗组,但亦无显著差异(氯化钠组均值[sD]为1.71[0.42]mg/dL[151.2{37.1}μmol/L],碳酸氢钠组为1.89[0.69]mg/dL[167.1{61.0}μmol/L];P=0.09)。氯化钠组8例(13.6%),发生造影剂肾病一级终点,而碳酸氢钠组仅1例(1.7%)(均值差别,11.9%;95%可信区间[CI],2.6%~21.2%;P=0.02)。随后,又对191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给予了碳酸氢钠治疗并进行随访登记,结果有3例出现了造影剂肾病(1.6%;95%CI,0%~3.4%)。 结论:对于造影剂引发的肾衰竭,在造影前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水化治疗比采用氯化钠水化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