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56篇
  免费   2098篇
  国内免费   88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936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9635篇
内科学   6123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7857篇
特种医学   1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19664篇
预防医学   3279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12002篇
  173篇
中国医学   6759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376篇
  2023年   1583篇
  2022年   1345篇
  2021年   1959篇
  2020年   1972篇
  2019年   2389篇
  2018年   938篇
  2017年   2249篇
  2016年   2230篇
  2015年   2600篇
  2014年   4304篇
  2013年   4025篇
  2012年   4954篇
  2011年   5172篇
  2010年   4783篇
  2009年   4191篇
  2008年   3995篇
  2007年   3665篇
  2006年   3096篇
  2005年   3130篇
  2004年   2598篇
  2003年   2302篇
  2002年   1916篇
  2001年   1601篇
  2000年   815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ICA)狭窄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单侧ICA狭窄≥70%的患者117例。收集其一般情况及影像资料,进行脑白质高信号(WMH)评分、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血管高信号(FVH)评分和前循环颅内段血管狭窄评分(SSA),比较ICA狭窄同侧及对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像资料。结果狭窄同侧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评分和血管周围间隙比例与对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同侧脑梗死、新发脑梗死、陈旧性脑梗死、WMH评分、FVH评分明显高于对侧,SSA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70%vs 12.82%,P=0.000;47.86%vs 6.84%,P=0.000;18.80%vs 6.84%,P=0.011;3(1,5)分vs 2(1,3)分,P=0.000;1(0,4)分vs 0分,P=0.000;7(3,9)分vs 10(9,10)分,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A狭窄同侧新发脑梗死、WMH评分、FVH评分和SSA与ICA狭窄独立相关(P<0.05,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ICA狭窄与新发脑梗死、WMH、FVH及SSA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36-13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以及情感职能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PCI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相关血清指标HO-1、GF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GF-β1、IGF-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血清指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患有房颤的张奶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还是发生了两次脑梗死。她心中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服用了阿司匹林,还发生两次脑梗死?”其实,这个问题在后来患者就诊检查过程中得到了解答。在就诊检查中发现她是一个“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大家稍有常识都知道房颤,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发生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接受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28.11±10.64)mg/L、NSE(22.36±7.52)μg/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81±5.71)分、Barthel指数(BI)评分(86.10±9.4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04±11.89)mg/L、(30.11±8.14)μg/L、(15.07±6.55)分、(72.22±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康博士信箱     
《健康指南》2020,(2):69-72
如何控制脑梗复发?康博士:我今年87岁,患高血压接近30年,长期服降压药,平安至今。CT检查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请问,如何控制脑梗复发?湖北省天门市夏XX夏读者:虽然很多脑梗塞患者已经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不久就会反弹,一旦复发,将会比第一次更为严重。脑梗塞这种疾病为什么容易复发呢?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预防脑梗塞的复发,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抗磷脂综合征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动脉、静脉血栓,病理性妊娠、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等,讨论可能的机制,并就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抗磷脂抗体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