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3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308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516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080篇
内科学   162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802篇
综合类   5780篇
预防医学   1550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405篇
  60篇
中国医学   814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1064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156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135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4.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黏痰溶解药。近年来该药的祛痰、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与抗急性肺损伤的药理作用倍受国内儿科医师的青睐,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及胎粪吸入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静脉滴注、雾化吸入、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持续气道内微量泵泵入及静脉输注+雾化吸入联合给药等多种给药途径。现对其在国内儿科的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明确高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肺泡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以及液体复苏在高PEEP情况下对肺泡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选用北京当地的15条健康成年杂种狗进行实验,分别观察基线(PEEP 5 cmH2O,1 cmH2O=0.098 kPa)、高PEEP(平均动脉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及液体复苏后的呼吸、系统循环及肺泡微循环情况,肺泡微循环利用旁流暗视野成像(SDF)技术进行观察、留取视频结果,线下利用AVA3.2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高PEEP可导致中心静脉压(CVP)升高(P=0.001)及心输出量(CO)下降(P=0.002),肺泡微循环表现为总微血管数量(TVDa,P=0.036)、灌注血管数量(PVDa,P=0.002)、灌注血管比例(PPVa,P=0.003)、血流状态(MFIa,P=0.002)显著下降,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下降不明显(TVDs,P=0.319);液体复苏恢复整体循环后,微循环参数均无显著改善。 结论过高的PEEP水平可导致肺泡微循环的显著恶化,通过液体复苏不能改善由此产生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的缓解,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