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63篇
  免费   2393篇
  国内免费   1456篇
耳鼻咽喉   415篇
儿科学   537篇
妇产科学   198篇
基础医学   1209篇
口腔科学   808篇
临床医学   8506篇
内科学   8117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475篇
特种医学   14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篇
外科学   2870篇
综合类   17769篇
预防医学   3540篇
眼科学   212篇
药学   7650篇
  96篇
中国医学   10134篇
肿瘤学   282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202篇
  2022年   993篇
  2021年   1252篇
  2020年   1337篇
  2019年   1422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236篇
  2016年   1392篇
  2015年   1630篇
  2014年   3053篇
  2013年   3026篇
  2012年   3656篇
  2011年   3965篇
  2010年   3708篇
  2009年   3288篇
  2008年   3707篇
  2007年   3271篇
  2006年   3270篇
  2005年   3156篇
  2004年   2744篇
  2003年   2471篇
  2002年   2087篇
  2001年   1809篇
  2000年   1510篇
  1999年   1222篇
  1998年   1189篇
  1997年   1059篇
  1996年   940篇
  1995年   799篇
  1994年   728篇
  1993年   565篇
  1992年   461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F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首次排便时间、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 00%,对照组有效率68.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和排便困难程度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SAS和SDS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SDS和S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困难程度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调节胃肠道运动、润湿肠道、显著改善便秘等临床症状,对FC患者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归脾丸加减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归脾丸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凝血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完成治疗后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IL-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sIL-2R则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8+、sIL-2R显著低于于对照组,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促排卵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月经周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天数、神疲乏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肝功能异常、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加减能提高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抑制IL-2、sIL-2R,改善凝血功能,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在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孕酮(P)、催乳素(PRL)、睾酮(T)水平、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患者,E2、FSH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LH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患者,P、PRL、T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安全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予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28-4129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3例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足三里穴隔蒜灸结合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58例,采用维生素B、吗丁琳、谷维素等胃动力药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一般治疗。两组均7d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统计疗效。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饮食指导。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7.59%,治疗组中显效为6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蒜灸足三里结合四磨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优于一般性治疗,且操作简单,家长小儿均容易接受,具有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台州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0~60岁年龄段群体,患病率最高;存在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常食宵夜、睡眠时间<6h、有药物过敏史、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家族史、存在便秘情况者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存在以上情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该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情况、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后者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内皮素-1(ET-1)以及和肽素(CPP)。以CRT术后半年心功能降低1级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5%定义为有反应。比较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各项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随访[12±6(6~24)]个月,CRT有反应20例(62.5%),术前MR-proANP水平有反应组显著低于无反应组[(142.7±94.0) pmol/L vs (250.7±150.8) pmol/L,P=0.03],其它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RT反应组术后6个月MR-proANP及NT-ProBNP血清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无反应组无差异。其他指标则在有反应及无反应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基线MR-proANP血清水平可以预测CRT反应,CRT术后6个月MR-proANP与NT-ProBNP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和判断CRT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观察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胃动素(MTL)显著上升,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健脾消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胃动力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复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术中发生复流者为A组(n=72),术中无复流者为B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吸烟史、空腹血糖等和PCI相关情况,包括支架数量、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血栓抽吸例数、支架长度等,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B组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7. 19±1. 32) h]较A组[(5. 65±1. 71) h]明显延长,且血清Lp-PLA2含量[(309. 24±76. 34) mg/L]较A组[(197. 07±55. 35) mg/L]显著升高(P 0. 05);而其它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Lp-PLA2含量是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OR=3. 84,95%CI:1. 64~9. 01,P 0. 01)。结论血清Lp-PLA2含量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故临床中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Lp-PLA2含量预判断A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