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应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种植修复上颌切牙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12月前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行上颌切牙种植修复15例。随访6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存留率、骨吸收情况、软组织及美学效果。结果: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的上颌切牙种植义齿存留率为100%;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吸收量为(0.447±0.121)、(0.355±0.127) mm,软组织状况良好; 93.3%患者对种植修复表示满意。结论: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行上颌切牙种植修复是一种微创、简洁的种植治疗方案设计,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种植义齿修复10年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种植义齿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为1121例患者植入了1786颗种植体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种植体系统分别为Br nemark系统92颗、ITI系统108颗、Replace系统21颗、Lifecore系统79颗、BLB系统1486颗。其中,单牙螺丝固定修复510例,单牙粘结固定修复413例,固定桥修复175例,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23例。随访9~122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应用寿命表法计算10年累计存留率,应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102例患者的1760颗种植体完成骨整合。19例患者的26颗种植体松动脱落,10年累计存留率为98.1%。510例烤瓷冠螺丝固定患者中,39例发生螺丝松动,2例折断;413例烤瓷冠粘结患者中,17例崩瓷,5例冠脱落。X线片比较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对美观、发音满意度和固位、咀嚼能力在种植治疗后明显提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种植义齿是修复缺失牙的有效方法,本组病例10年累计存留率为98.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牙区螺丝同位与黏结固位种植固定义齿临床修复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42例共70枚种植体.其中24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46枚采用黏结周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年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螺丝固位组及黏结固位组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78mm和0.68mm:螺丝组与黏结组mPLI平均水P50均为1,mSBI平均水平P50亦均为1:两组美观满意度平均得分P50为1。统计结果显示螺丝固位组与黏结固位组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PLI、mSBI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义齿短期临床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周围组织的健康情况及龈下菌群分布的差异。方法上下颌牙列缺损患者36例共68枚种植体,其中31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37枚采用粘接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义齿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等临床指标,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状况。采集种植体龈下菌群标本,比较两种固位方式修复后龈下菌群的差异。结果两组的mPLI、mSBI、PD、MBL在所有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第3个月,螺丝固位组的种植义齿龈下厌氧菌总数高于粘接固位组(P<0.05)。在第6个月,螺丝固位组种植义齿龈下具核梭杆菌总数高于粘接固位组(P<0.05)。12个月时,两组龈下菌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两种固位方式对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及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修复后短期内,螺丝固位组厌氧菌总数、具核梭杆菌检出量较粘接固位组高,但在12个月时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一体化基台冠修复方法在后牙单冠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32例后牙单颗种植体,3~6个月后以螺丝固位的氧化锆一体化基台冠完成修复,修复后1年对修复效果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632例后牙单冠种植修复体的改良出血指数记分为0、1、2、3级者分别为411例(65%)、208例(33%)、13例(2%)、0例(0%)。基台松动率0%,修复体松动率0%,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同时具备高强度、良好固位力、零粘接剂残留、低种植体周围炎反应的螺丝固位一体化基台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6.
Purpose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fracture loads of screw-retained implant-supported zirconia prostheses after artificial aging.MethodsFour types of screw-retained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es were fabricated (n = 11 each); porcelain-veneered zirconia prosthesis (PVZ), indirect composite-veneered zirconia prosthesis (IVZ), porcelain-fused-to-metal prosthesis (PFM), and monolithic zirconia prosthesis (ML). The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10,000 thermocycles and cyclic loading for 1.2 million cycles. Fracture loads were measur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he Kruskal–Wallis and Steel–Dwass tests (α = 0.05).ResultsAll specimens survived the artificial aging procedures. The fracture loads for the PVZ (1.52 kN), IVZ (1.62 kN), and PFM groups (1.53 kN)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however, the fracture load for the ML group (6.61 k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other groups. The fracture load for the IVZ group was comparable to those for the PVZ and PFM groups.ConclusionsThe monolithic zirconia prosthes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racture loads than the bilayered prostheses. All the investigated types of screw-retained implant-supported zirconia prostheses appear sufficient to resist posterior masticatory forces during long-term clinical use.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磨牙缺失颌间距离不足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76例磨牙缺失、颌间距离不足,不能满足常规种植修复5~7 mm的修复空间的患者,共计507颗种植体,采用常规种植一期手术,并运用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随访6个月~2 a,记录螺丝固位的一体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经过6个月~2 a的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率为99.61%,37例患者发生崩瓷,主要发生在3~4 mm组.在各组别中,烤瓷修复比金属(牙合)面烤瓷更容易发生崩瓷(P<0.05);颌间距离越小,越容易发生崩瓷(P<0.05).13件修复体发生螺丝松动,13例患者出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经牙周治疗及口腔卫生宣教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一体冠修复设计可以解决磨牙区颌间距离不足的缺牙患者的修复难题,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角度螺丝通道基台和传统预成钛基台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修复体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螺丝固位(AG),对照组修复体使用常规预成钛基台粘接固位(CG)。记录随访6个月时的种植体成功率、边缘骨吸收、机械并发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探针出血阳性率(BOP%)]、红色美学评分/白色美学评分(PES/WES)和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36例(AG:19,CG:17)患者接受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失访率为10%。到6个月随访期为止,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修复体无更换,2组成功率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6个月时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21±0.18) mm和(0.38±0.4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BOP%显著低于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组患者的机械并发症、PD、PES/ WES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短期内,角度螺丝通道系统与传统预成钛基台固位的修复体均能获得可预期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数据研究角度螺丝通道(angulated screw channel,ASC)在上颌切牙早期及延期种植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14位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CBCT数据,共119个上颌切牙位点,在Simplant软件中参考对侧同名牙的形态对缺牙区进行虚拟修复体牙冠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种植体虚拟植入,测量以修复为导向与以牙槽骨骨量为导向虚拟植入种植体之间的夹角,以及以牙槽骨骨量为导向虚拟植入种植体时螺丝通道在理想修复体牙冠上的穿出位置,并记录实现螺丝通道从腭侧穿出时所需ASC的最小角度。结果 在119颗上颌切牙虚拟种植方案中,以修复为导向与以骨量为导向虚拟植入种植体之间存在夹角,且在不同性别、不同牙位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的夹角大于男性,中位数分别为10.00°(5.30°~14.15°)和6.80°(3.80°~9.30°),侧切牙的夹角大于中切牙,中位数分别为14.45°(9.80°~19.43°)和6.50°(3.85°~9.75°)。以骨量为导向虚拟植入种植体螺丝通道在理想修复体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