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腐蚀性脱敏剂Gluma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选取正畸治疗减数拔牙的牙齿,构建敏感牙本质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阻塞性脱敏剂极固宁组)、C组(腐蚀性脱敏剂Gluma组);测量各组的牙本质渗透率及冷热、牙刷磨耗处理后渗透率变化情况,并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的横截面及纵切面形态。结果:脱敏剂处理后的牙本质渗透率为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冷热、牙刷磨耗处理后,A和B组牙本质渗透率较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牙本质渗透率与处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余两组相比较,C组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牙本质表面沉积物绝大部分堵塞牙本质小管,且小管内有颗粒状沉积物。结论:离体实验研究发现脱敏剂Gluma和极固宁均可降低敏感牙本质的渗透性、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而Gluma的封闭作用较极固宁持久,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可优先考虑脱敏剂Gluma。  相似文献   
2.
齐雪 《海南医学》2007,18(2):29-30
目的研究GLUMA Desensitizer在烤瓷牙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双侧需行烤瓷修复治疗的患者,一侧直接用氧化锌粘冠,另一侧用GLUMA Desensitizer脱敏后再用氧化锌粘冠.复诊时循问观察结果。结果用GLUMA Desensitizer脱敏后再用氧化锌粘冠侧效果明显好于直接用氧化锌粘冠侧。结论用GLUMA Desensitizer脱敏后再用氧化锌粘冠。方便。值得在烤瓷牙备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田华  谢伟丽 《医学综述》2012,(20):3524-3526
目的评价磨牙使用同种脱敏剂不同粘接材料粘接钴铬合金嵌体的微渗漏情况。方法选择80颗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4组,按嵌体制作要求制备近中牙合面(MO)洞,钴铬合金嵌体分别用玻璃离子粘合剂、传统树脂水门汀、双固化树脂水门汀、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结固位。其中后三组随机选取10颗磨牙在粘接前涂同种脱敏剂,冷热循环后,采用染色渗入法测定微渗漏情况。结果不同粘结材料粘结钴铬嵌体其微渗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龈壁χ2=25.74,轴壁:χ2=24.63,P<0.05);使用脱敏剂组与未使用脱敏剂组微渗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1.8008,P>0.05)。结论树脂类水门汀的抗微渗漏性能优于玻璃离子粘合剂;脱敏剂的使用未降低粘接剂的抗微渗漏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含2%氯化锶的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和2%氯化锶的脱敏糊剂( DS1)。选择无龋坏无缺陷的牛下颌切牙制备牙本质片24个,随机分3组,分别置于DS1(实验组)、普通含氟牙膏(阴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中进行刷牙处理。牛牙表面连续处理7天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其图像分析研究含锶脱敏糊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另外,选择市售含氟牙膏(阴性对照)、不含SLS的脱敏糊剂( DS2)及3种同类脱敏产品,采用滤膜扩散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并评价脱敏糊剂DS1浸提液的口腔黏膜刺激反应和皮肤致敏反应。采用一次限量法研究脱敏糊剂的急性经口毒性( LD50)。结果 SEM分析表明,DS1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为70.97%,阴性对照组为48.29%,两者之间及相比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DS1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未产生刺激和致敏反应。DS1的LD50大于5 000 mg/kg,但呈现实际无毒的结果。结论 在本研究中,含有2%的SLS和2%的SrCl2 · 6H2O的脱敏糊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牙本质脱敏剂对(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方法 气吹法和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检测牙本质敏感患者的敏感程度.选87名共212颗牙(牙合)支托窝牙本质敏感的天然牙,随机用诺华敏(NovaMin)、极固宁(GreenTM Or)和MS Coat进行脱敏,观察连续脱敏4天后即刻、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脱敏效果.比较各脱敏剂不同时段内脱敏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脱敏结束1、2个月时,诺华敏脱敏有效率高于极固宁(P<0.05);3个月时MS Coat脱敏有效率高于极固宁(P<0.05).同一种脱敏剂不同时段比较发现,极固宁在2个月时脱敏有效率低于脱敏后即刻有效率(P<0.05),诺华敏在3个月时脱敏有效率低于1个月时脱敏有效率(P<0.05).结论 诺华敏和MS Coat脱敏效果优于极固宁;极固宁和诺华敏用于(牙合)支托窝脱敏,有必要分别在脱敏2个月和3个月后再进行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极固宁和氟保护剂用于活髓牙粘固前脱敏的效果。方法  6 5例患者的 10 7颗活髓冠桥修复牙在粘固前涂布极固宁和氟保护剂 ,并以空白为对照 ,观察其脱敏效果。结果 经极固宁和氟保护剂处理后即刻分别有 11.4 %和 17.9%患牙过敏症状消失 ,6 0 .0 %和 5 1.3%的患牙过敏症状减轻 ,冠桥粘固后分别有 80 .0 %和82 .1%患牙过敏症状消失 ,其效果均好于空白组 ;粘固 1个月后 ,两试验组的过敏发生率低于空白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活髓牙冠桥修复粘固前用极固宁或氟保护剂进行脱敏处理 ,可以有效减少粘固后过敏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剂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个牙试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涂布脱敏剂(极固宁TM);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牙本质粘接剂(Variolink Ⅱ)将铸瓷(IPS Empress)粘接于两组试件牙本质粘接面上,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断面.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5.53±0.96)MPa和(7.32±1.34)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SEM见实验组试件发生黏附破坏,对照组试件发生内聚破坏.结论 牙本质表面涂布脱敏剂后可显著降低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半导体激光和Gluma脱敏剂联合治疗重症牙本质过敏(DH)的临床效果,将同一患者的DH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半导体激光(A组)、Gluma脱敏剂(B组)及半导体激光+Gluma脱敏剂(C组)治疗,并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即刻和1个月三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1.43%、66.67%,72%、66%、99%、90%,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组。表明半导体激光+Gluma脱敏剂联合应用是治疗重度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酸蚀粘接剂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表评价两步法自酸蚀粘接荆Contax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有效性。方法从临床就诊病人中选择20例确诊为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患者,用Contax进行脱敏治疗,在应用前后及应用之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相继进行敏感性测定并以VAS值记录临床测定结果,进行Friedman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使用Contax前后及应用之后测得的vas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ntax可以作为一种牙本质脱敏荆有效地降低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种脱敏剂用于预防深龋治疗后牙本质过敏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患者的195颗深龋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Gluma、奥威尔、光固化氢氧化钙脱敏剂对去腐备洞后的窝洞进行脱敏,然后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在即刻、1个月、3个月时观察脱敏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Gluma组与奥威尔组的即刻疗效显著高于光固化氢氧化钙组(P<0.01),Gluma组与奥威尔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奥威尔组有效率显著高于Gluma组和光固化氢氧化钙组(P<0.01),而Gluma组与光固化氢氧化钙组的远期疗效相近(P>0.05)。结论 奥威尔脱敏剂是预防深龋充填后牙本质过敏症较好的窝洞脱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