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主因接触性出血半年余,于2008年1月22日入院并完善各项检查,检查结果符合宫颈癌,患者于2008年1月2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附件悬吊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累积子宫颈内1/2,可见脉管瘤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1)。术后定期化疗(2008年1月22日~2008年8月18日)。化疗后定期(3~6月)复查并检测阴道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基因(HPV-DNA)分型及阴道残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复查结果详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导流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对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分别对190例患者进行HPV感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90例检测标本中,导流杂交法检测出113例HP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9.5%,筛查宫颈癌的敏感度为58.1%,特异度为39.2%,阳性预测值为47.8%,阴性预测值为49.4%.real-time PCR检测出106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8%,筛查宫颈癌的敏感度为54.8%,特异度为43.3%,阳性预测值为48.1%,阴性预测值为50.0%.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检出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87.9%).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PV未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宫颈癌筛查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提取β-防御索-3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后在E.coli中融合表达。方法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编码β-防御素-3成熟肽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寻找合适的突变位点,设计含突变位点的引物,用PCR重叠延伸法对β-防御素-3成熟肽cDNA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产物克隆至pUC18进行序列测定及在E.coli中融合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经RT—PCR所得的β-防御素-3成熟肽序列与GeneBank中报道的编码人β-防御索-3成熟肽的cDNA序列完全-致。经过突变β-防御素-3成熟肽第29位谷氨酰胺密码子由CAG突变为精氨酸密码子CGA,其余核苷酸序列均未发生变化。将突变β-防御素-3基因在E.coli中诱导表达3~5h后可见突变β-防御素-3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β-防御素-3突变体基因,为进-步对突变体进行真核表达、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和血浆对果糖胺(GSP)测定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53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分别抽取4ml静脉血注入含分离胶的标本采集管,2ml静脉血注入含K2-EDTA抗凝剂的标本采集管,经离心后分别取血清或血浆进行果糖胺测定.结果 在相同测定条件下,血清中的果糖胺浓度高于血浆中果糖胺浓度约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血清代替血浆检测果糖胺浓度时,参考值应相应上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改变原噬菌体ms2包膜蛋白RNA包装位点(19碱基的茎环结构)的数量及亲和力,构建新的原核表达系统,探讨表达内含长片段(达到理论上的1 900 bp)RNA的耐RNase病毒样颗粒的可能性.方法 首先设计含Hind Ⅲ和Not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ms2包膜蛋白的编码成熟酶蛋白和衣壳蛋白的1 700 bp序列,并将原来的19mer的包装位点序列改变为C-5变异体(19 bp stem-loop结构中-5位的尿嘧啶改变为胞嘧啶),Hind Ⅲ和Not Ⅰ酶切后,与用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8(b)相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ET-ms2-pac.应用重叠PCR扩增3种病毒的5段嵌合体序列(包括3段SARS-CoV基因、一段HCV基因和一段HSN1基因),并在SARS-CoV3和HCV序列之间插入一个19mer的变异体包装位点序列,在设计引物时,使嵌合体两端含有Not Ⅰ酶切位点,与Not Ⅰ酶切的重组载体pET-ms2-pac相连接,构建得到具有2个变异包装位点的表达载体pET-ms2-3V.同时构建3种对照重组表达载体,分别测定N-P3V-pET-P、N-P3V-pET-C、P-3V-pET-P和pET-ms2-3V 4种重组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的260 nm吸光度(A260)值,根据公式A160=0.125 mg/ml计算4种表达产物的表达效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4种原核表达载体:pET-ms2-3V、P-3V-pET-P、N-P3V-pET-P和N-P3V-pET-C.pET-ms2-3V和P-3V-pET-P经原核表达后得到含全长为1 891的5段嵌合体RNA的病毒样颗粒;N-P3V-pET-P、N-P3V-pET-C其原核表达产物病毒样颗粒中仅包装了1 200 bp的目的 嵌合体RNA.N-P3V-pET-P、N-P3V-pET-C、P-3V-pET-P和pET-ms2-3V的表达效率分别为0.23、0.35、0.35和0.51 mg/ml.N-P3V-pET-C比N-P3V-pET-P表达效率高52%,而pET-ms2-3V比P-3V-pET-P表达效率高38%.所包装的RNA具有耐RNase和DNase消化的特性以及良好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论 通过改变噬菌体ms2 RNA包装位点(19碱基的茎环结构)的数量,可构建能表达内含达到理论上的约1 900 bp外源RNA的耐RNase病毒样颗粒的原核表达载体平台.通过应用包装位点的变异体C-变异体,可以增加病毒样颗粒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中HBsAg、HBeAg与HBV DNA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27例患者的HBsAg、HBeAg和HBV DNA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927例血清标本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最高,为70.44%。不同浓度HBV DNA组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阴性组的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HBsAg和HBeAg定量的同时联合检测HBV DNA,有助于更准确判断病毒复制情况,进行疗效监测,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魏葆珺  李学祥  齐军 《中国肿瘤》2013,22(11):885-887
[目的]了解防癌筛查妇女中HPV感染状况及分布特点,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ybriMax技术对5880例防癌筛查妇女进行HPV感染检测。[结果 ]5880例防癌筛查妇女中HPV阳性1105例,阳性率为18.80%,21种型别均被检测出。高危型以HPV16、HPV52和HPV58最常见,低危型最常见的为HPV53和HPVcp8304。阳性感染者中228例为多重感染,多重感染率为3.88%(228/5880),占阳性例数的20.63%,其中二重感染最多见。[结论]HPV亚型感染分布以HPV16、HPV52和HPV58为主,其分布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检中抗原表位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人数超过1.7亿,近年来由于对血制品进行严格的常规HCV筛检,使得HCV新感染人数有所下降。因此,使用高度特异和灵敏的HCV检测方法对控制HCV感染至关重要。我们就HCV血清学检测方法中所运用的HCV分子中不同抗原表位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应用于HCV感染筛检中。  相似文献   
9.
siRNA抑制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新的基因沉默技术,由于这种现象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这种机制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细胞中。由于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直菌、蠕虫和低等脊椎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并且在人类基因组功能研究、基因药物研制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RNAi在抑制肝炎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见肿瘤患者的HBV感染现状。[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724例肿瘤患者及4208例健康体检者和469例该院职工的血清HBsAg阳性率,并与全国普通人群比较。总体与样本率的比较采用Z检验;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肿瘤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为8.98%(963/10724),与全国水平(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P=0.298);肝肿瘤和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61.19%(443/724)和13.64%(15/110),与健康对照组4.38%(205/467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16.05和20.987,P均为0.000),其优势比(OR)分别为34.39(95%CI:28.022~42.207)和3.444(95%CI:1.963~6.044)。消化道肿瘤组、肺肿瘤组、女性肿瘤组、泌尿肿瘤组、头颈肿瘤组和其他肿瘤组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5.18%、5.61%、4.30%、4.99%、5.63%和5.30%,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肿瘤患者和淋巴瘤患者的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是原发性肝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HBV感染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