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occludin)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而根部不夹闭。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R组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谷氨酰胺处理组(P0.05);I/R组TNF-α和MDA水平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I/R组血清的SOD活力、GSH、GSH-Px、IL-10和IL-2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occludin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致奥格尔维综合征(Ogilvie’s syndrome,简称Ogilvi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提高临床医师对Ogilvi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4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引起Ogilvie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致病机制。结果 患者,男,72岁,因“肛门停止排便7 d,加重伴腹痛3 d”入院,结合患者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为肠梗阻,经过细致的查体发现患者患有带状疱疹,故诊断为Ogilvie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通过此次病例报道加深对Ogilvie综合征的认识,尤其是对带状疱疹引起的Ogilvie综合征,早期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疾病诊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影像学检查,入微细致的查体仍然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2009年经病理科确诊的320例结肠癌,其中左半结肠癌144例,右半结肠癌176例,并进行临床特征和病理分型的对比研究.结果: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分别为118例和59例(67.0%vs.41.0%);以大便带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分别为5例和49例(2.8%vs.34.0%).在组织学分型中,右半结肠癌主要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63/176),而左半结肠癌主要以高分化腺癌为主(70/144).结论:右半结肠癌比左半结肠癌侵袭程度更高,分化更差,恶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习初期状态焦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习医师在实习初期状态焦虑的情况。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r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T-From Y)对100名实习医师在实习初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对可能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医师状态焦虑总得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医师在临床实习初期存在有焦虑、紧张感,产生的原因与角色转换、就业压力等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和生促红素人肝细胞蛋白(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B2,EphB2)在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1月至2008年5月10例正常结直肠肠黏膜、21例增生性息肉、22例锯齿状腺瘤、55例腺瘤性息肉(18例管状腺瘤、1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1例绒毛状腺瘤)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和EphB2蛋白的表达量,同时观察蛋白的表达部位。结果:增生性息肉中BRAF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隐窝中下区域,腺瘤性息肉的阳性细胞多表达位于隐窝上部区域,而锯齿状腺瘤阳性细胞多表达于隐窝全层。锯齿状腺瘤与腺瘤性息肉的BRAF蛋白表达量相近[(0.129±0.030)vs(0.130±0.026),P>0.05],但远高于增生性息肉[(0.129±0.030)vs(0.102±0.014),P<0.01];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之间BRAF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9±0.030)vs(0.116±0.019),(0.119±0.037),(0.122±0.008),P>0.05]。增生性息肉中EphB2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隐窝中下区域细胞膜上,腺瘤性息肉EphB2蛋白阳性细胞位于隐窝上部,而锯齿状腺瘤EphB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于隐窝全层。锯齿状腺瘤与腺瘤性息肉的EphB2蛋白表达量相近[(0.138±0.024)vs(0.139±0.025),P>0.05],而远高于增生性息肉[(0.138±0.024)vs(0.169±0.018),P<0.01];锯齿状腺瘤与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间EphB2蛋白表达量无区别[(0.138±0.024)vs(0.143±0.027),(0.139±0.028),(0.133±0.021),P>0.05]。结论:BRAF和EphB2蛋白在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中隐窝部分区域表达,而在锯齿状腺瘤中隐窝全层表达,提示锯齿状腺瘤是一类独立的不同于腺瘤性息肉的结直肠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 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根部。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I/R组的D-乳酸、内毒素、MDA水平和Chius病理评分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血清SOD活力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SA)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8年5月检出的大肠息肉病例,了解SA的检出率、内镜形态和病理学特征。结果8726例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息肉1062例(1457枚),检出率为12.17%,其中SA32例(60枚),检出率为0.37%,占息肉构成比为3.01%。SA直径〉1cm者占21.63%,明显大于增生性息肉(8.57%);SA表现为有蒂息肉所占的比例(8.33%)略高于增生性息肉(5.71%),但都低于腺瘤性息肉(40.84%)。SA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接近于管状绒毛状腺瘤。结论SA内镜形态、病理学特点提示SA是兼有增生性息肉形态学特征和腺瘤性息肉组织学特点的息肉,具有恶变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内镜下Over-The-Scope-Clip system(OTSC)金属夹闭合医源性消化道穿孔的效果。方法对OTSC夹闭的11例急性医源性消化道穿孔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胃穿孔7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结直肠穿孔3例。结果 11例患者均及时成功地进行了内镜下OTSC封闭,平均内镜下封闭术所需时间为6~15 min,封闭穿孔直径0.6~3.7 cm。结论内镜下OTSC夹闭术对急性医源性消化道穿孔疗效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A)的内镜下形态和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检出的32例SA的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共检出SA60枚,其中35枚为隆起型(无蒂23枚,亚蒂7枚,有蒂5枚),25枚为扁平型。SA常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乙状结肠29枚,直肠11枚)。组织病理学上,管状、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SA分别为41枚、9枚、10枚;不典型增生程度,轻度48枚,中度7枚,重度5枚,其中4枚局部癌变。大于或等于10mmSA较10mm以下的SA不典型增生程度重(P0.01)。结论大于或等于10mm的SA较10mm以下的SA更易癌变,应引起临床及内镜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