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回盲部癌除了以阑尾炎、阑尾脓肿为首发表现外,还会以一些复杂罕见的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臀部漏管、腹膜后肿物、阻塞性黄疸、肝脓肿、腰大肌脓肿等。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以右下腹壁、髂窝脓肿反复不愈为表现的回盲部癌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检测脂筏标记蛋白-2(Flotillin-2,Flo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Flot-2 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于2009 年1 月至2010 年4 月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112 例及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lot-2 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 检验Flot-2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及Log-Rank 检验分析其生存数据。结果:Flot-2 阳性表达呈黄色颗粒,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3.57% vs 46.43%,P<0.05)。Flot-2 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AJCC分期均显著关联(均P<0.01)。Flot-2 低表达组患者的5 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AJCC分期和Flot-2 蛋白表达水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Flot-2,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等有关运用ERAS对比传统围手术期方法行胃癌根治术对机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中英文文献,检索至2014年12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16篇RCT文献,总计1101例病人,其中ERAS组563例,对照组538例。Meta分析显示,ERAS组IL-6水平在术后第1、3天,TNF- α水平在术后第3天,CRP水平在术后第1、3、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IgA水平在术后第1、3、7天,IgG水平在术后第3、6、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M水平在术后第1、3、7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围手术期管理相比,ERAS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可以减轻机体术后炎性反应和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端粒酶半定量检测方法对病人的胃液进行检测,比较原发性胃癌、胃癌癌前病变和对照组病人胃液中端粒酶活性及胃癌病人术前术后胃液端粒酶活性,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为胃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22例胃癌病人、14例癌前病变病人、15例对照组病人和18例胃癌术后病人胃液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端粒酶活性(OD值)平均值为:胃癌组(0.755±0.107)>癌前病变组(0.464±0.078)>对照组(0.265±0.073),且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术前组(0.758±0.107)>术后组(0.425±0.08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端粒酶的活化是胃癌癌变过程的一个早期事件,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术后检测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男 ,5 3岁。因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 4天而入院。于 4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上腹疼痛 ,半小时后扩散至全腹 ,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拟“胆囊炎”,抗炎治疗无效后 ,转送我院。无外伤史。查体 :T 37.3℃ ,P76次 / m in,R2 0次 / min,BP98/ 6 0 mm Hg(13/ 8k Pa) ,神志清楚 ,急性痛苦面容 ;自主体位 ,查体合作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膨隆、腹肌紧张 ,明显压痛 ,以左侧腹部为甚 ,无反跳痛 ;满腹叩诊呈鼓音 ,肝浊音界消失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消失。腹穿抽出大量气体及稀薄脓液约 1ml。腹透 :两膈下大量游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癌延迟性术后肠麻痹(PPOI)与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并构建新型炎症评分系统,结合其他临床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299例胃癌患者。分为训练集199例与验证集10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PPOI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4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并获取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构建新型炎症评分系统。将独立危险因素作为构建Nomogram模型的预测指标并在训练集与验证集数据中进行效能验证。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无PPOI和PPOI患者的年龄、ASA分级、CCI、肿瘤大小、TNM分期、手术方式、NLR、PLR、LMR及CA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LR、PLR、LMR及CAR的敏感性分别为78.43%、86.27%、68.63%和76.47%,特异性分别为69.59%、61.49%、79.73%和73.6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76、0.778和0.80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2.8、> 113.71、≤ 3.68、> 0.28。年龄≥ 65岁[O^R =4.102(95% CI:1.042,16.149)]、ASA分级Ⅲ、Ⅳ级[O^R =3.061(95% CI:0.885,10.586)]、TNM分期Ⅲ、Ⅳ期[O^R =3.825(95% CI:2.698,6.033)]、开放式手术[O^R =4.063(95% CI:3.263,8.268)]、NLR≥ 2.67[O^R =2.171(95% CI: 1.368,3.445)]及CAR≥ 0.28[O^R =1.028(95% CI:1.011,1.046)]是胃癌患者术后PPO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训练组校正曲线分析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889,当预测PPOI发生风险阈值> 0.185时,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的临床净收益;验证组校正曲线分析显示C-index为0.817,AUC为0.806,当预测PPOI发生风险阈值> 0.056时,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NLR-CAR评分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有效地对胃癌患者PPOI发生风险机进行早期识别,为医护人员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注射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FPLC)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2个组:Ⅰ组化疗组(20例):于术前60h、36h,分2次直肠黏膜下注射FPLC,每次80mg。Ⅱ组对照组(20例):术前不用化疗。采用HE染色检测2组手术前后癌细胞的凋亡指数;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手术前后癌组织中PCNA、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根据PCNA染色计算增殖指数,比较2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组患者术后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2.505±0.838)较术前(1.290±0.552)明显增加(P<0.001);癌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index,PI)(41.335±18.778)较术前(45.755±21.478)明显下降(P<0.05);术后癌细胞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均较术前明显下调(P<0.05)。Ⅱ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直肠黏膜下注射FPLC可使癌细胞AI明显增加,PI明显下降,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下调,说明FPLC可显著诱导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急性低位肠梗阻是胃肠外科的常见疾病,多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但是,这些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术前肠道无法清洁准备、全身一般情况不良等情况,部分患者甚至已出现肿瘤细胞远处转移等晚期表现.在上述情况下,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肠瘘、腹腔感染等)明显升高.梗阻部位的肠梗阻减压导管(ileus tube)置入治疗不仅能使狭窄得以开通,肠梗阻症状缓解,而且可使外科医师获得相对充分的肠道准备时间,对患者术前的机体情况作较全面的了解,并行相应的纠正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腹腔镜胃肠间质瘤切除术(LA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4 年 3月发表的有关LAP 和开腹胃肠间质瘤切除术(OPEN)对比的英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719例病人),其中LAP组345例,OPEN组37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OPEN相比,LAP术后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更低(均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行LAP治疗胃肠间质瘤安全可行,且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回盲部癌除了以阑尾炎、阑尾脓肿为首发表现外,还会以一些复杂罕见的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臀部漏管、腹膜后肿物、阻塞性黄疸、肝脓肿、腰大肌脓肿等~([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以右下腹壁、髂窝脓肿反复不愈为表现的回盲部癌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64岁。因"腹壁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不愈2个月余"于2015-04-24入院。病人2个月前因"右下腹不适15 d,肛门排气、排便减少7 d"入外院。无血便、黏液便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