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的相关性及二者联合应用于M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经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MM并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38~91(61.1±9.6)岁。根据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有HRCA组和无HRCA组;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发布的修订版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2组;根据Mayo骨髓瘤分层级风险调整治疗(mSMART)3.0危险度分层标准将患者分为标危组和高危组。分析所有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根据局灶病变(FLs)个数≤3或>3、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4.2或>4.2和有无髓外病变(EMD)分别将患者各分为2组。随访结束后统计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采用χ2检验比较MM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HRCA和分期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HRCA、R-ISS分期和mSMART 3.0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rier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PFS期和OS期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PFS期和OS期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结果 FLs个数≤3或>3在不同R-ISS分期、不同mSMART 3.0分期和有无HRCA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8.472、8.167,均P<0.05);有无EMD在不同mSMART 3.0分期和有无HRCA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6.808,均P<0.05)。FLs个数>3是HRCA、R-ISS分期和mSMART 3.0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52、5.000、10.714,95%CI:1.195~100.393、1.127~22.181、2.269~50.598,均P<0.05)。有无EMD和有无HRCA组间PFS期和OS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S期:χ2=8.572、9.023,均P<0.01;OS期:χ2=6.030、4.877,均P<0.05)。EMD是PFS期和OS期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OR=4.466、6.520,95%CI:1.084~18.396、1.174~36.211,均P<0.05);HRCA是PFS期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OR=8.458,95%CI:1.671~42.812,P<0.05)。截至随访结束,无EMD且无HRCA或仅存在两者之一的患者,均未达到中位PFS期和中位OS期;同时存在EMD和HRCA的患者中位PFS期为11个月(χ2=20.903,P<0.001),中位OS期为17个月(χ2=10.656,P<0.01)。 结论 初诊MM的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HRCA存在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MM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的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B kappa, 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 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前后NF-κB基因家族成员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合成NF-κB1、NF-κB2和RelB siRNA引物,通过脂质体法将目的基因siRNA转染于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转染前后He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前后HepG2细胞NKG2DLs表达率。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后,NF-κB1、NF-κB2和RelB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主要以NF-κB2 mRNA和RelB mRNA升高为主。荧光显微镜观测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红色荧光表达率约为60%,干扰效率达95%以上。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iRNA转染+药物组NKG2DLs表达率明显低于药物处理组(P<0.05)。结论: 首次揭示了舒尼替尼通过NF-κB旁路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KG2DL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粤东地区汉族人群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不同发病因素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临床诊断为继发性HPS患者,按淋巴瘤相关性、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不同病因分为三组,从每例患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DNA,应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扩增并测序检测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及附近内含子区域。结果:淋巴瘤相关性及EB病毒相关性的HPS患者检测到基因突变,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患者未检测到相关的基因突变;而且所有出现基因突变的淋巴瘤相关性HPS均存在EBVDNA拷贝数增高。结论:粤东地区汉族成人HPS患者出现的基因突变大部分为UNC13D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的影响,优化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反映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跟踪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确诊患者100例,根据所接受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同时根据治疗开始时患者血乳酸浓度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将两组患者分重度全身组织缺氧组,中度全身组织缺氧组,全身组织氧供恢复组.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检测血乳酸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入院24内完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6h检测点PCT浓度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入院时及第1、2、3、7、14、21、28天进行多器官功能衰竭评分(M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病情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液体复苏可降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P<0.01);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改善及预后.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预后相关;血压、血容量、全身组织氧供的早期改善治疗(EGDT)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更好地反映脓毒血症病情分级及病情预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改善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舒尼替尼杀伤HepG2细胞的IC50,Western blotting 检测药物处理前后HepG2细胞分子靶点蛋白表达,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法和TUNEL染色法检测舒尼替尼处理前后HepG2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HepG2细胞凋亡基因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舒尼替尼杀伤HepG2细胞的IC50值为(3.22±0.50)μmol/L。以对HepG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的剂量1 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内VEGFR1、VEGFR2、PDGFRα、Kit、FLT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水平下降(均P<0.05),HepG2细胞的凋亡率\[(15.18±1.28)% vs (5.90±0.45)%,P<0.05\]、凋亡指数(AI)\[(23.54±4.73) vs (4.17±0.64), P<0.05\]均显著升高。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后,上调促凋亡基因Bax、NOXA、PUMA、P53 mRNA表达水平(均P<0.05),降低抑凋亡基因Bcl-2、X-IAP mRNA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 舒尼替尼能够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及降低抑凋亡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柔红霉素(DNR)对KG1a细胞株的杀伤抑制作用及新型肿瘤相关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Eps8)在KG1a细胞中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DNR作用于KG1a后对Eps8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DNR作用于KG1a细胞24、48和72 h,用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药物对KG1a细胞的杀伤抑制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ps8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Eps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0.1,0.4μg/ml)的增加及作用时间(24,46,72 h)的延长,DNR对KG1a细胞的杀伤抑制率显著提高(r=0.983,P<0.01);不同DNR药物浓度作用于KG1a 24、48和72 h后,Eps8表达水平以DNR作用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明显下降(r=0.979,P<0.05)。结论: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DNR对KG1a细胞的杀伤抑制率提高,使Eps8表达下降,推测降低Eps8的表达可能是DNR抑制KG1a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