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发生特征,为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广东省2019年产品伤害监测系统中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数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6个地区19家医院共收集学生产品伤害病例9 944例(男生6 912例,女生3 032例)。涉及伤害病例数居前5位的产品大类依次为其他产品(27.75%)、家具(16.03%)、文教体育用品(15.69%)、除汽车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15.50%)和家用日用品(12.68%)。在所有产品伤害病例中,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刀/锐器伤(25.54%)、跌倒/坠落(24.27%)与钝器伤(23.72%);主要伤害发生地点为家中(34.20%)、公路/街道(22.54%)和学校与公共场所(21.74%);伤害部位以上肢(39.93%)、下肢(24.69%)和头部(21.49%)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4.68%)和锐器伤/开放伤(34.48%);大多数伤害病例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且以处理后离院为主要结局。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不同产品伤害涉及的发生原因、地点、部位、性质、严重程度与结局等有所不同,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深圳市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深圳市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分析脑卒中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年均粗发病率为215.48/10万,APC为1.1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2.07, P=0.07)。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237.89/10万,高于女性的191.30/10万。0~<45岁年龄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时发病率开始迅速上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75岁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APC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 P < 0.001)。  结论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较为稳定,但高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关注老年人脑卒中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3.
背景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目前社区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如何有待深入研究。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利用或参加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8年9—11月深圳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户籍、婚姻状况、月收入、职业类型、在深居住年限、是否购买医保、疾病确诊医疗机构级别等对服务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0 042例,其中自我报告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1 132和402例。1 132例高血压患者中,530例(46.82%)表示参加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高血压随访管理,其中436例(82.31%)表示医生提供了测量血压服务,399例(75.25%)表示医生提供了用药指导服务;402例糖尿病患者中,194例(48.26%)表示参加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糖尿病随访管理,其中(共计193例,1例缺失)173例(89.37%)表示医生提供了测量血糖服务,154例(79.62%)表示医生提供了用药指导服务;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均表示医生进行戒烟或少吸烟、戒酒或少饮酒指导的比例较低,均低于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月收入、在深居住年限、有无医保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P<0.05),年龄、职业类型、月收入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P<0.05)。结论不到一半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利用或参加了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女性、18~44岁中青年、中低收入、在深居住年限较短和无医保的高血压患者、体力劳动为主的糖尿病患者利用率较低。建议针对上述重点人群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同时进一步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健康教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儿童溺水是一个易被忽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鉴于国内有关儿童溺水研究较少,本文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儿童溺水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为我国儿童溺水伤害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性及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 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8年“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深圳市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五项代谢性危险因素及其同时存在2项及以上聚集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 结果 2018年深圳市成年人中≥1项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比例为75.6%,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2项)的比例为45.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在深居住年限越长,聚集风险越高。 结论 深圳市成年人中近一半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建议针对男性、高龄年段、低文化水平和在深居住时间较长的重点人群优先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与筛查情况。方法深圳市10区内选定社区45~74岁的本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评估出高风险人群并进行筛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3616份问卷,评估出高风险人群12310例(22.96%),男性(30.67%)高于女性(17.96%)。高风险人群中进行结直肠镜检查4045例,筛查率为32.86%,男性(32.44%)低于女性(33.33%)。临床筛查共检出264例阳性患者(6.53%),男性(7.62%)高于女性(5.34%)。结论深圳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高风险人群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重点关注深圳市老年人群的筛查情况。肠镜检查依从性较低,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检出率相对较低,积极引导高风险人群参与肠镜检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2001—2018年深圳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深圳市2001—2018年肿瘤登记发病数据以及相应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累计发病率(0~74岁)、截缩发病率(35~64岁)。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2001—2018年期间深圳市结直肠癌的发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结果]深圳市户籍居民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共9 130例,粗发病率19.37/10万,中标率27.17/10万,世标率26.80/10万,累计发病率(0~74岁)为3.19%,截缩发病率(35~64岁)为39.6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3∶1。从时间趋势看,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世标率从2001年的22.87/10万升至2018年的29.99/10万,APC为1.86%(P<0.05)。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从50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时达到发病高峰。分发病部位看,结肠癌发病率高于直肠癌;2001—2018年间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APC分别为3.99%、1.69%(P均<0.05)。 [结论] 深圳市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应积极探索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加强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防控研究,以期降低居民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