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在黏液性及非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9例黏液性大肠癌标本和441例非黏液性大肠癌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蛋白GST、nm23、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在黏液性大肠癌和非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GST和nm23在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57.8%,明显低于非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4.7%,73.0%;均P<0.05),而CK7在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黏液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27.5%vs 18.4%,P=0.033)。GST的表达与黏液性大肠癌的较低分化程度和较多淋巴结转移相关,nm23和CK7的表达与黏液性大肠癌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ST在黏液性和非黏液性大肠癌中存在异常表达,GST蛋白有可能成为检测黏液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结直肠癌与散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2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1例行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结直肠癌病人(移植术后新发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从2008—2013年行原发灶切除的散发结直肠癌病例中按照1∶4的比例匹配84例病人作为对照(散发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1例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结直肠癌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60.2(43~73)岁;其中11例既往行肝移植手术,5例行肾移植手术,5例行心脏移植手术。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与散发组比较,移植术后新发组病人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副损伤、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率更高,术后恢复排气和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延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期(55个月 vs. 58个月)和总体生存期(118个月 vs. 未达到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散发结直肠癌相比,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结直肠癌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恢复明显较慢,但二者远期生存相同。因此,对于此类病人须进行严格的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