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4篇
  免费   1257篇
  国内免费   659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867篇
口腔科学   285篇
临床医学   3202篇
内科学   1565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614篇
特种医学   6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07篇
综合类   6435篇
预防医学   2433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2406篇
  29篇
中国医学   2660篇
肿瘤学   610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38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206篇
  2009年   1070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972篇
  2004年   905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62年   23篇
  196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协和医院是医学的殿堂,也是成就名医的摇篮。近百年来培养了林巧稚、黄家驷、张孝骞等医林巨擘,同时也造就了祝谌予、史济招、张育轩、郭赛珊等一批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大家,成为协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奠基人及传承者,他(她)们培养了许多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优秀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年来,协和中医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利用西医医院的综合优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发挥中医特色,用疗效来证明中医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高于其他肿瘤患者,但低于常模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碘治疗次数、疲乏、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低于常模,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青岛市胸科医院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7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9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融入了ERAS理念,作为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最初自主排尿的时间,术后72h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天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6.00(4.00,8.00)d和8.00(7.00,8.00)d;W=4321.000,P<0.001]、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00(2.00,4.00)d和5.50(4.25,6.00)d;W=3376.000,P<0.001]、首次在床上自主排尿时间[5.00(3.00,6.00)h和9.00(7.00,9.00)h;W=3369.000,P<0.001]、术后72h疼痛评分[3.00(2.00,4.00)分和5.00(5.00,6.00)分;W=4078.500,P<0.001]、住院总天数[19.00(18.00,21.00)d和22.00(19.00,27.00)d;W=4791.500,P<0.001]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7.6%(6/79)和19.1%(13/68);χ2=4.311,P=0.038]、肺部感染发生率[2.5%(2/79)和11.8%(8/68);χ2=4.914,P=0.027]、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1.3%(1/79)和13.2%(9/68),χ2=8.258,P=0.004]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2%(76/79)和85.3%(58/68),χ2=7.10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构基本的手术室外来器械库存管理系统模型框架和基本流程。方法手术室外来器械库存可分为分类管理、仓储状态监测、出入库管理等3个主要活动领域。外来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可以充分借助于供应链管理。结果通过管理系统的构建,手术器械实现入库及出库的协调一致,同时,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效率及质量得以优化,从而强化医院的管理,改进医疗质量。结论 Struts架构的管理体系和J2EE平台应用将为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合理化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量饮水起始时间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碘-131(131I)治疗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9例DTC患者,按照131I治疗后大量饮水起始时间分为3组,即12h组(28例)、24h(32例)、36h组(29例)。对比3组治疗后6、12、24、36、48和72h时距腹部、颈部1m处当量剂量率及可出院率。结果 3组治疗后6、12、48和72h腹部当量剂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12h组治疗后24、36h腹部当量剂量率低于24h组和36h组,3组各时点颈部当量剂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h组治疗后36和48h可出院率均高于24h组和36h组,24h组治疗后36h可出院率均高于36h组。结论 DTC患者131I治疗后12h开始大量饮水,能减少早期周围辐射当量剂量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早期出院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机械振动排痰的辅助作用。方法:随机将124例肺炎患儿分为机械组和传统组,每组62例,机械组行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传统组行传统手动辅助排痰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辅助治疗后,机械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包括咳嗽、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机械组耗时均较少,且机械组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方法,对帮助患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