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 探讨云南省2005—2014年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地区结直肠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云南省肿瘤医院2005—2014年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应用统一、规范的调查问卷提取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00例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56.6±12.6)岁,男、女比例为1.42∶1.0。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比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直肠,占57.1%,其次为升结肠(13.6%)和乙状结肠(13.0%);晚期(Ⅲ/Ⅳ期)患者占47.8%;腺癌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80.4%。2010—2014年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发病部位、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较2005—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2014年趋势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为24.0~27.9kg/m2及BMI≥28.0kg/m2的患者占比增加(P<0.001)。正在饮酒患者从31%下降至24%,无饮酒史患者从69%上升至76%(P=0.021)。Ⅰ/Ⅱ期患者从49%上升至60%,Ⅲ/Ⅳ期患者从51%下降至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患者吸烟史、肿瘤部位、CEA、CA199检验结果阳性率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MRI检查应用从0.4%上升到37.0%(P<0.001),肠镜检查使用率从82.0%增加到98.0%(P<0.001),超声、CT检查应用率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治疗方案中,手术联合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各治疗方案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10年来,云南省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无明显变化。直肠、升结肠和乙状结肠为主要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肥胖患者占比逐渐上升,饮酒患者占比逐渐减少。早期患者比例有所增加。MRI、结肠镜诊断使用率逐年上升,但主要治疗方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林艳苹  马洁  张强 《中国肿瘤》2019,28(6):411-416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方法] 在40~74岁昆明市居民中,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 296人完成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评估,高风险25 300人,高风险率为26.55%。实际完成临床筛查6158人,依从性24.34%;其中女性依从性(26.67%)高于男性(20.66%),50~59岁年龄组的依从性最高(26.7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胃镜及病理诊断筛查结果分析共5068例。胃镜下食管病变阳性率为5.76%;胃炎检出率为89.2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7.44%,胃息肉为6.02%,胃黏膜病变为1.42%。病理诊断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07%,食管癌检出率为0.04%;胃癌前病变检出率为4.06%,胃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为0.06%。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中,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检出率均无差异(P>0.05)。不同性别胃癌前病变检出无差异(P>0.05),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胃癌前病检检出率高于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P=0.003)。[结论]以问卷调查评估为基础,结合胃镜及病理诊断,能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GOLPH3通过调节DNA损伤后的细胞生长反应、囊泡转运、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线粒体功能、细胞分裂、高尔基体囊泡分泌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其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致癌作用。GOLPH3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