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每例患者均有血清学检测资料 ,另取 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 ,所有数据用卡方检验。 结果  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阳性率为31.8% (5 0 / 15 7) ,HCV感染阳性率为 5 1.0 % (80 / 15 7) ,其中 10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3% (42 / 10 7) ,4 5 .8% (49/ 10 7) ,5 0例胆管细胞癌 HBV、 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0 % (8/ 5 0 ) ,6 2 .0 %(31/ 5 0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2 7.1% (2 9/ 10 7) ,14 .0 % (7/ 5 0 ) ,良性肝病组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7% (5 / 30 ) ,30 .0 % (9/ 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胆管细胞癌 HCV感染率高于良性肝病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87.8%(94 / 10 7) ,13.1% (14 / 10 7) ,胆管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 8.0 % (34/ 5 0 ) ,16 .0 % (8/ 5 0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 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HIV毒株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变异情况 ,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RT PCR和套式PCR扩增HIVpol区基因 ,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 ,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1) 5 3例患者毒株亚型分析结果 :B′亚型 4 7例 ,B′ C亚型 4例 ,A、B亚型各 1例 ;(2 )未发现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原发耐药变异存在 ,但发现存在逆转录酶抑制剂继发变异 :M4 1L(1.9% )、I6 3M (1.9% )、L74I (1.9% )、S6 8G (1.9% )、V75L (3.8% )、V10 6I (1.9% )、I135L T (5 .7% )、V179D (7.5 % )和V189I (1.9% ) ,无症状感染者RT继发耐药变异出现率为 11.8% ,而艾滋病患者为5 2 .6 % (P <0 .0 1)。存在大量蛋白酶耐药继发变异V77I (88.7% )、L6 3P (86 .8% )、E35D (81% )、A71V(2 4 .5 % )、R4 1K (15 .1% )、L10I (9.4 % )、R5 7K (9.4 % )、D6 0E (9.4 % )、N37D (5 .7% )、G16E (3.8% )、I15V (1.9% )、M36I (1.9% )、K5 5R (1.9% )和L89M (1.9% )。未发现明显的亚型特异性耐药变异。结论 在中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中未发现毒株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原发变异 ,但大量继发耐药变异的存在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对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JAK/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用IL-6或IL-6+AG490(JAK/STAT3通路抑制剂)作用后,分别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IL-6(10,50,100 ng/mL)作用后,GBC-SD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均P<0.05),AG490能取消IL-6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IL-6作用GBC-SD细胞后,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的分泌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p-STAT3和VEGF的表达明显上调,加入AG490后,以上作用均被取消.结论:IL-6能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通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其活化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上调下游的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Kegel)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Kegel训练,观察组在Kegel训练基础上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国际最新女性性功能评价表(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尿失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促进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MHCC97H细胞的HBx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和裸鼠肺转移模型实验比较HBx抑制前后MHCC97H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将HBx-siRNA导人MHCC97H细胞可以抑制HBx的表达及其转移能力,可下调EMT相关分子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并上调E-cad-herin表达而抑制EMT,同时还可通过Twist-P53途径诱发细胞的凋亡.结论 抑制HBx表达可以通过改变上皮-间质转化和诱发凋亡而减弱高侵袭肝癌细胞MHCC7H的转移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inhibiting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 expression on liver cancer metastasis. Methods The suppression of HBx expression in MHCC97H cells was performed by siRNA interference technique, and the effects of HBx suppression on the metastasis of MHCC97H cells were detected by Matrigel invasion assays and in a lung-metastasis mouse model.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relat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and apoptosis proteins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Introduction of HBx-siRNA into MHCC97H cells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HBx and the ability to metastasize,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Twist and N-cadherin, and upregulated E-cadherin expression. These changes resulted in inhibiting EMT of MHCC97H cells. Meanwhile, apoptosis involved in the Twist-P53 pathway was also found. Conclusions Inhibiting expression of HBx can decrease the metastatic a-bility of MHCC97H cells by changing EMT and inducing apoptosis.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前列腺素E2(PGE2)、微粒体型前列腺素E2合成酶-1(mPGES-1)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的PGE2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mPGES-1和HBx的表达,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10±2.03)ng/g和(2.78±0.19)ng/g;肝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为(128.74±14.44)pg/ml,与肝癌组织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862);HCC组织中HBx和mPGE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和78.5%,而癌旁肝组织的HBx和mPGES-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和46.2%,其中mPGES-1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mPGES-1的表达升高与肝癌分化程度和肝外是否转移相关(P〈0.05);HBx的表达与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外周血PGE2水平和组织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结论肝细胞癌与PGE2、HBx、mPGES-1表达相关;可以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PGE2水平来辅助评估肝癌的复发转移;HBx和mPGES-1可作为肝癌的治疗靶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的难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苯甲酮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凋亡相关基因bak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k在原发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2例Hcc、22例Hcc伴肝硬变、20例肝为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bak蛋白的表达,结果:bak蛋白阳性率,Hcc为88.63%(39/44),肝硬变为95%(19/20)两者无显著差别(P>0.05),正常肝组织40%(4/10),结果:bak蛋白于Hcc,肝硬变均呈高表达,它在肝细胞和肝癌凋亡调控中可能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清AFU的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意义及与HA,AFP的对比李秀金为了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我们对50例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L藻糖苷酶(AFU)活力进行检测,并与透明质酸(HA)及甲胎蛋白(AFP)检测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