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皮肤血管瘤为儿童常见皮肤病,目前多采用90Sr敷贴治疗,因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常常发生急性放射性皮炎,传统的治疗多使用锡类散、庆大霉素、龙胆紫、氢化考的松或其他混合制剂等进行治疗,但疗程长,疗效欠佳。2010年10月到2013年11月,本研究对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皮肤血管瘤患儿使用维生素B12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小儿皮肤血管瘤在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进行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4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小儿的血管瘤的总得临床治愈率为87.39%,各型血管瘤中毛细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最高,以下依次是鲜红班志,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结论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明显,治疗简单,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德重  王丽丽  郎海洋 《重庆医学》2018,(14):1938-194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胃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98)行腹腔镜辅助下的胃癌根治术,对照组(n=70)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D2清扫淋巴结分别为(32.40±4.80)、(27.20±3.10)枚,观察组D2清扫淋巴结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12%和1.02%,低于对照组的15.71%和5.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创伤小、有利于淋巴结彻底清扫,可降低术后并发病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房祥杰  张彬  张德重 《中国肿瘤》2018,27(4):306-310
摘 要:[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LS174T细胞,加入迷迭香酸(0、25、50和100μmol/L)处理24、48 和72h后,CCK-8法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100μmol/L迷迭香酸处理细胞,24、48 和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迷迭香酸对LS174T细胞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100μmol/L迷迭香酸处理LS174T细胞不同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迷迭香酸组细胞中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但组间时间效应不显著(P>0.05);而Bcl-2蛋白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强,均表现出明显的时效关系(P<0.05)。[结论] 迷迭香酸能够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防控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前切除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引流,研究组行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统计康复指标(引流管内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瘘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有关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研究组二次手术率0.00%低于对照组16.67%,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率0.00%低于对照组18.75%(P<0.05).研究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具有预防吻合口瘘效果,且能减少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与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邹丽萍  金翠  张德重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703-170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趋化因子亚家族的成员之一,SDF1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R4)作用,构成SDF-1/CXCR4反应轴,在介导造血干细胞迁移及归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HIV感染、胚胎发育、免疫与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DF1/CXCR4通过调节炎症细胞、血管形成、气道高反应性(AHR)等方面参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10年豫北地区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10年来豫北地区胃癌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以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 09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2组:前5年组(n=433)和后5年组(n=657),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理学特征构成情况及年龄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前5年组患者年龄为15~83岁,平均为(57.60±10.84)岁,男女比为3.71∶1;后5年组患者年龄为18~82岁,平均为(58.95±10.81)岁,男女比为2.84∶1。2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无明显变化(P0.05)。②2组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均以贲门胃底部居多,2组相比,后5年组胃窦癌有下降趋势,胃体癌有上升趋势(P0.05),贲门胃底癌变化不明显。③2组患者中贲门胃底癌患者平均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窦癌、胃体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恶性胃癌患者(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和低度恶性胃癌患者(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前、后5年组相比,后5年组中高度恶性胃癌患者比例升高,而低度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下降(P0.05)。⑤在所有患者中,早期胃癌构成比例明显偏低(P0.05),浸润深度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贲门胃底是豫北地区胃癌的多发部位;贲门胃底癌发病年龄较大,胃窦癌和胃体癌相对较年轻;高恶度胃癌好发于青年人,而低恶度胃癌好发于老年人;早期胃癌患者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9.
对于婴幼儿部分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管发育极差,暂时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患儿,需行体肺分流手术增加肺血量,改善缺氧,促进肺动脉发育。本研究总结了2010-2012年16例进行体肺分流手术患儿的l临床资料,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窦房结细胞缺血再灌注(IR)的作用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成年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4组:正常对照组、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在体窦房结细胞IR损伤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极少;IPC、缺血后处理组较IR组窦房结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IPC组与缺血后处理组细胞凋亡数目、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IR损伤可诱导窦房结细胞凋亡,IPC、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提高Bcl-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窦房结细胞凋亡,但两组干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