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一种胃源性肽,也被称为饥饿素,可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是一种调节能量代谢的关键多肽,以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与无活性的非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两种形式存在。酰基化的生长激素释放肽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结合,介导多种生理功能。除了刺激食欲增加食物摄入的作用外,生长激素释放肽还可以保护心脏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增加骨密度,调节应激与焦虑,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成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生长激素释放肽及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等功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雌激素产生和代谢的间接作用,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异常表达可作为多种肿瘤诊断、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靶向生长激素释放肽药物也逐渐被研发,并在抗肿瘤和肿瘤患者支持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疗效。本文将讨论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潜力,并对其相关药物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崔久嵬 《中国肿瘤临床》2020,(21):1081-1081
近几年,随着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深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分子机制,并将关键理论和认识逐步应用于肿瘤临床实践。从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再到临床研究,从外科局部治疗到内科综合管理,肿瘤研究-诊疗-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并且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肿瘤个体化、精准化诊治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多指生活在人体小肠、结肠和盲肠的细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基因数目超过人体100倍,是人体已知最大的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宿主与微生物组间的探索维度.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负荷,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干扰疾病和治疗进程,并与个...  相似文献   
4.
蕈样霉菌病靶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蕈样霉菌病在西方是最常见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受侵皮肤依表现分为斑片期、浸润性斑块期、肿瘤期.MF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分期,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本文就三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蓓萨罗丁(Bexarotene)、Vorinostat和Denileukin diftitox对MF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崔久嵬  李薇  王冠军  李荔 《吉林医学》2003,24(6):500-502
目的:体外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为树突状细胞(DCs),并对其形态、表型及其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利用GM-CSF、IL-4、TNF-α体外定向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诱生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及表型检测,用D-FISH方法检测所诱生DCs的白血病源性。并应用MTT法检测所诱生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CML患者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体外均可诱导生成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DCs,前者DCs产量明显高于后二者,但均具有刺激自体及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且三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来源于CML患者骨髓的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均可诱生成CMLDCs,对T细胞均具有刺激增殖能力,但BMMNCs所诱生的DC主要来源于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6.
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复发的根源。目前尚缺乏一种无创、省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学评价方法。我们利用磁珠分离和MALDI-TOF-MS检测的血清多肽图分析技术,对AL及健康者进行血清多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肿瘤的过继细胞治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式之一,在临床研究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并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永飞  崔久嵬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4):1243-1247
随着抗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肿瘤患者预后的改善,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日渐凸显。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传统化疗药物对心脏产生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甚至在治疗结束后数年,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出现,使得心脏毒性的发生更加复杂,限制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对其生存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了解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病理生理机制,风险评估,早期监测系统管理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对于减少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和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在近几年实现突破性进展,PD-1/PD-L1信号通路与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针对阻断PD-1/PD-L1 通路免疫检查点的治疗在肺癌中取得明显效果。从Checkmate-017、Checkmate-057研究到KEYNOTE-010研究和OAK研究,逐 步奠定了PD1/PD-L1抑制剂作为化疗失败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的地位;PD-1/PD-L1抑制剂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疗、 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免疫治疗等方式,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来了肺癌治 疗模式的改变,也对肿瘤疗效评价模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带来挑战。另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也有力地推动了精 准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治疗窗较窄,给药剂量间较小的差异既可使一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药物减量甚至 治疗延迟,又可使一部分患者药物暴露相对不足,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疾病结局。因此,任何以优化药物剂量为目的的 探索都是值得的。依据 BSA 给药作为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剂量标准化的经典方式,已成为多数细胞毒药物确定化疗剂量 “约定俗成”的标准。但近年来这一传统的药物剂量计算方式饱受质疑 [1, 2]:首先,BSA 公式本身的推导及其在Ⅰ期临床 试验以外的应用缺乏合理依据 [3];此外,多项研究证实,依据 BSA 计算药物剂量并不能降低个体间药代动力学的差异 [4, 5], 它带给大家一种错误的印象:即我们正在应用一个机体间特异性的度量指标来实现个体化给药。研究显示,人体成分与机 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人体成分分析作为人体组分及机能的评估手段能较好的预测抗肿瘤药物的毒性与疗效。随 着 BIA、CT 等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计算药物剂量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跨学科领域的热点课 题。本文拟通过阐述人体成分与机体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及其对抗肿瘤药物毒性的预测作用,对目前人体成分分析在抗肿 瘤药物剂量标准化临床转化过程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