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本年度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Ralph M.Steinman于1973年发现DC及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关键作用以来,有关DC肿瘤疫苗的研究持续进行了数十年,直到2010年4月,美国FDA才批准了首个以DC为主要效应细胞的自体细胞免疫治疗药物sipuleucel-T(又称APC8015或Provenge@)用于无症...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无严重毒性反应、前景广阔的主动免疫治疗策略,自从1998年以来,已经在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治疗中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在2007年5月韩国FDA批准了一种称为CreaVax RCC的自体DC疫苗用于mRCC的治疗。目前已经有31项非随机对照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了DC免疫治疗用于mR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这些试验结果已经证实DC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对一小部分mRCC患者的有效性,但这些临床试验在受试者选择、DC疫苗的标准化、免疫学终点和临床终点的选择和评价等方面难以统一标准,这导致DC免疫治疗疗效的发挥受限且不同试验结果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另外,所开展的试验均为非随机对照小样本临床研究。因此,期待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客观评估DC免疫治疗对mRC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应在临床试验中加强对DC免疫治疗联合mRCC一线治疗方案疗效的评价,以进一步开发对mRCC更加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毒副作用较轻、前景良好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其联合化疗对胃癌的治疗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虽然,目前所报道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但尚不足以充分证明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因为这些试验设计方案均存在一些缺陷,如为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明确胃癌类型、未标准化的CIK细胞制备方法和治疗方案、无用于预测CIK细胞治疗效果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促进CIK细胞用于胃癌临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全球临床试验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Ralph M.Steinman发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作用以来,全球范围的DC肿瘤疫苗研究持续进行了数十年,一系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目前已经有3种DC肿瘤疫苗获得了上市批准:Sipuleucel-T、CreaVax RCC和Hybricell,但基于DC的免疫治疗方法尚未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标准方法。为了让国内同行深入了解全球范围内开展DC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的现状,本文基于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认可的临床试验注册网站和PubMed网站数据库对全球DC肿瘤疫苗临床试验概况(地区和国家分布、涉及的肿瘤类型、开展年份和试验分期)作了介绍,重点对43项已经有论文发表的临床试验情况(受试者选择、DC培养方法、疫苗接种方案、疗效评估方法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当前DC肿瘤疫苗临床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DC肿瘤疫苗临床试验工作的若干建议:健全我国DC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相关的监管政策;密切关注国际"体内DC靶向"策略的新动向;抓紧建立DC培养方法、疫苗接种方案和疗效评估的标准;加强对DC肿瘤疫苗的质量监控;重视DC肿瘤疫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注册;提高临床试验方案的质量;慎重选择受试患者和疗效评估时间点;治疗时应同步开展免疫监测等。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和讨论,并尽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的难治性皮肤肿瘤,其自然病程中出现的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的肿瘤自发回缩或消退现象,以及黑素瘤对各种免疫治疗较好的临床反应均提示了黑素瘤是一种免疫原性肿瘤。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黑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在以T细胞过继免疫和疫苗为中心的肿瘤抗原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方法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体外扩增是一种较为稳定且有效的方式,但存在TIL不易获取、培养不易成功等局限性;DC疫苗因为能够诱导并促进肿瘤特异性CTL扩增而被视作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式,但仍然面临临床疗效不够满意等问题,随着新的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及抗原负载方式的改进,相信DC疫苗将会使患者更多获益。而新的特异性抗原的发现,也必将推动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和疫苗的研发进展;调节分子IL-21和针对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CD40的单克隆抗体研究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潜力,也为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打开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