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患者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月华  林珊  卢秀荣 《天津医药》2003,31(6):379-380
目的:探讨个体化透析方案能否有效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和个体化透析2种方法,对2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共312例次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个体化治疗组对患者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小,透析效果保持良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个体化透析在保证透析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及其相关代谢物肌苷单磷酸脱氢酶1(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1,IMPDH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肝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RC非肝转移(CRCNLM)及肝转移(CRCLM)患者各9例。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患者粪便,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微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并筛选出与肝转移相关的Inosine 5′-Monophoshpate。分析TCGA数据库CRC资料中IMPDH1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与CRCNLM比较,P. Sphingomonas、F. Bacillus、A. Skermanella等在CRCLM患者中明显升高。经非靶向代谢组学和Tax4Fun功能富集分析,Inosine 5′-Monophosphate等在肝转移组中升高,且Inosine 5′-Monophoshpate与F. Bacillus呈正相关(r=0.564,P<0.05)。IMPDH1是Inosine 5′-Monophoshpate的关键代谢酶,在CRC及其肝转移患者中显著升高。根据ROC曲线的cut-off值(16.454 6)分为IMPDH1高低表达组,IMPDH1表达在CRC患者TNM分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TNM分期(HR=1.041,95%CI:1.020~1.063)、IMPDH1表达(HR=1.007,95%CI:1.000~1.014)是影响CR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随访11.69年后,IMPDH1高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15.2%和31.8%(P=0.01);随访6.86年后,在CRC肝转移患者中,IMPDH1高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及1、3、5年生存率分别为0、59.2%、47.4%、0和12.3%、76.6%、58.5%、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F. Bacillus及其相关代谢物Inosine 5′-Monophoshpate的增加可能是导致CRC肝转移发生的原因之一,后者的关键酶IMPDH1高表达可能也是导致CRC预后差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化疗序贯疗法,实验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多西紫杉醇化疗。对比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和2年的生存率及死亡率,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38,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6.7%,死亡率为33.3%;2年生存率为53.3%,死亡率为46.7%。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43.3%,死亡率为56.7%;2年生存率为33.3%,死亡率为66.7%。2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99、4.443,P值均<0.05)。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1年、2年的生存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20岁,主因间断面部红斑、发热,伴关节痛10年,加重伴浮肿、憋气1周于2000年3月16日入院。于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发热、关节痛及脱发,于外院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应用强的松治疗后病情平稳。1周前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乏力,间断发热,体温38~39℃。2天前症状加重,干咳、气短,不能平卧。尿常规检查蛋白( )。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住我院。尿量少,大便正常。家族史:其孪生妹妹患SLE于3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并验证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NK-92细胞对宫颈癌的抗瘤活性。方法:构建PSCA靶向的CAR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PSCA CAR-NK-9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宫颈癌细胞中PSCA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效靶细胞共孵育实验以及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治疗情况,验证PSCA CAR-NK-92细胞对宫颈癌Hela及MS751细胞杀伤能力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成功构建 PSCA CAR-NK-92 细胞,PSCA 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均 P<0.01)。体外共孵育结果显示,PSCA CAR-NK-92细胞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裂解PSCA+的宫颈癌细胞;体内抗肿瘤数据表明,PSCA CAR-NK-92细胞较转染空载体的NK-92细胞显著抑制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且可以有效地浸润肿瘤组织并高水平分泌TNF-α和IFN-(γ 均P<0.01)。结论:靶向PSCA的CAR-NK-92细胞在体内外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对PSCA+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有潜力成为一种针对宫颈癌的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酸化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秀荣  赵立全 《天津医药》1998,26(10):623-624
笔者对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观察其尿酸化功能、血气及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重点对CRF患者尿酸化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CRF患者5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未行透析治疗。男36例,女20例,年龄22~72岁,平均51.1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狼疮肾炎3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梗阻肾病、多囊肾各2例,肾癌术后1例。对照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6~57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时体液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并需继续放疗的肺癌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应用药物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A、SP-D)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患者CRP、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P-A、SP-D和G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可提高放射性肺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提高SP-A、SP-D及GS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与血红蛋白 (Hb)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2例不同原因的贫血患者测定了血清Epo水平 ,同时用常规方法测定Hb和血尿素氮 (BUN)。结果:按BUN水平划分的3组肾性贫血患者 ,BUN之间和Hb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F=94.80 ,P<0.001;F=17.03 ,P<0.001) ,而Epo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1.46 ,P>0.05)。肾性贫血患者BUN、Hb、Epo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Hb与BUN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6981,P<0.001) ,而Epo与BUN和Hb均无相关性 (r分别为0.1116和 -0.2001 ,均P>0.05)。非肾性贫血患者在可比的肿瘤性和增生性两类贫血均按贫血程度所分的3组患者中 ,Hb浓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F=129.53 ,P<0.001;F=80.1772,P<0.001) ,而Epo水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F=2.20 ,P>0.05 ,F=0.4996,P>0.05)。非肾性贫血患者Epo和Hb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肿瘤性贫血Epo与Hb存在负相关(r= -0.3526 ,P<0.05) ,而慢性病贫血和增生性贫血Epo与Hb均无相关性 (r=0.0658,P>0.05;r= -0.0132,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Epo水平与Hb浓度无相关性 ,其贫血程度虽然主要取决于Epo水平 ,但它不是唯一因素。绝大多数非肾性贫血患者Epo水平与Hb浓度也无相关性 ,只有肿瘤性贫血患者Epo水平与Hb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科对自2008年以来79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79例患者中发生骨转移25例,骨转移发生率为31.64%,有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40.13%,无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23.8%。骨转移的高发期为乳腺癌术后2~5年。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胸骨。结论 全身骨显像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规复查项目,对乳腺癌术后的病情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达伯舒)联合常规化疗在复发转移宫颈癌治疗中短期疗效、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复发转移宫颈癌病人 88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配法分为试验组( 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执行常规化疗方案,试验组执行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参考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 RECIST)1.1来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短期疗效。通过随访和记录无进展生存期( PFS)来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长期疗效。参考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 CTCAE)5.0版来评价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和安全性。结果短期疗效:试验组客观缓解率为 47.73%,显著高于对照组 18.18%(P=0.035);试验组持久临床受益率为 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3.18%(P=0.048)。长期疗效:试验组中位 PFS为 7.22个月[ 95%CI:(4.38,14.04)]显著长于对照组的 4.31个月[95%CI:(3.43,9.25)](P=0.032)。试验组中位总生存期( OS)为 17.30个月[ 95%CI:(14.33,17.58),]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6.93个月[ 95%CI:(4.89,13.25)](P=0.039)。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突变负荷( P=0.036)、化疗,疗程( P=0.022)、组织学类型( P=0.018)和转移灶位点( P=0.035)是试验组治疗效果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