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胸水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按胸水的性质分为恶性胸水组(23例)和良性胸水组(17例)。2组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CEA的含量.生化检测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腺苷脱氨酶(ADA)。结果恶性胸水组的血清NSE、CYFRA21—1及CEA均显著高于良性胸水组(P=O,02、0.02及0.01);胸水CYFRA21—1及CEA均明显高于良性胸水组(严如.01或P=0.04),ADA显著低于良性胸水组(P=0.01)。2组胸水NSE、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血清、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CEA和AD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36例晚期胃癌患者,替吉奥胶囊80 mg/m2,分2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连续服用14天停7天,21天为1疗程.第1天奥沙利铂注射液130mg/m2避光缓慢滴注2h~4h.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52.8%(19/36),临床收益率为81.6%(29/36);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且多绝大多数为Ⅰ~Ⅱ度.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T尿路造影(CTU)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定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0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经手术病理确诊120例。患者首先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次行CT检查并进行CTU三维重建,在CT检查完毕立即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诊断结石、梗阻积液及输尿管显影状态。结果CTU检查输尿管显影率明显低于IVP检查,差异显著(P<0.05)。CTU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90.00%,CTU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719,P<0.001);IVP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84.00%,IVP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600,P<0.00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98.00%,两种方式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940,P<0.001);两者联合诊断输尿管结石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优于单纯的CTU与IVP。结论CTU联合IVP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但CTU对输尿管显影延迟时,应进行IVP作为辅助检查,帮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结石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原因拟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先经阴道再经直肠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显示率进行比较,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8例宫颈癌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经阴道和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宫颈癌的显像率分别为:83%和9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宫颈癌在不能或不宜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情况下,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很好的取代方法,并可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外生型宫颈癌及宫颈癌宫旁侵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织中促进上皮间质转换(EMT)进展的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收集直肠癌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分为对照组和肿瘤组;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又分为伴及不伴糖尿病组。用免疫组化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其相应受体(RAGE)、上皮标志物钙黏连蛋白E(E-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中不同分化程度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AGE、AGE、E-cad和vimentin主要染色于细胞膜上,β-catenin主要染色于胞质内,且两个肿瘤组染色较对照组更深(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伴糖尿病组及伴糖尿病中各蛋白表达均增高,E-cad表达降低(P0.01);在同一分化状态下,伴糖尿病组中各蛋白表达水平较不伴糖尿病组高,E-cad较之降低(P0.01)。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织中相关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表达下降,从而促进EMT进展,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130例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30例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获取CT扫描原始图像后,采用螺旋CT自带的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三维立体重建,作出诊断。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计算X线、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计算X线、多层螺旋CT对不同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23%、96.15%、94.61%,均高于X线(P0.05);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仅为中等;多层螺旋CT对不同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予以准确检出,还可对不同类型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予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取泰素加顺铂(TP组)和健择加顺铂(GP组)两种方案联合同期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ⅢB或Ⅳ)分为2组,TP组32例,GP组31例,比较2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TP组Tax用量为135mg/m^2,第1天静注;DDP用量为80mg/m^2,第1天静注,第4周重复;GP组Gem用量为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静注;DDP用量为80mg/m^2,第1天静注,第4周重复。放射治疗采用常规放疗技术,常规分割(2Gy/次,5d/周),总剂量40-66 Gy/4~6周。结果总有效率TP组为65.6%,GP组为64.5%(P〉0.05);2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11%、26.13%和12.13%(TP组),59.6%、28.23%和13.41%(GP组),两种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至Ⅲ、Ⅳ度者,I'P组为56.25%,GP组为54.89%(P〉0.05),2组的放射性食管炎TP组为18.75%,GP组为16.13%(P〉0.05);放射性肺炎TP组为3.13%,GP组为12.90%(P〈0.05)。结论TP方案和GP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实,且较一致,耐受性均较好,但使用GP方案要重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男性和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疑诊为CAHD的受检者共105例(男61例,女44例),分别行DS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CAG为诊断CAHD的金标准,评估检查结果。结果 105例受检者中,DSCT共显示1184个冠状动脉节段可进行评价。DSCT诊断男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95.1%,阳性预测值为73.9%,阴性预测值为99.0%,诊断符合率为94.9%;诊断女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77.9%,阴性预测值为96.2%,诊断符合率为92.4%。女性受检者接受DSCT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结论 DS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适用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IF的表达。结果M1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P〈0.01);MI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2,7.36,8.67,P〈0.01),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MI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明显上升,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进展期心力衰竭间断重复使用左西孟旦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住院的进展期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左西孟旦组,随访观察6个月,按照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分为e GFR≥60 m L/(min·1. 73 m^2)组和<60 m L/(min·1. 73 m^2)组,分别评估治疗前后e GFR、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非计划再入院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共有177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组118例,左西孟旦组59例;两组性别、年龄、肌酐、e GFR、BNP、LVEF和NYHA心功能分级等无差异(P> 0. 05)。左西孟旦组基线时收缩压偏低[(111. 86±22. 59) mm Hg vs(124. 36±22. 59) mm Hg,P <0. 001]。两组无论基线e GFR水平,治疗后e GFR增加30%的比例无差异(23. 96%vs 23. 92%,P=0. 691);左西孟旦组的非计划再入院率低于常规治疗组(80. 56%vs 100%,P <0. 008);非计划再入院住院时间> 7 d的比例低于常规治疗组(61. 11%vs 96. 97%,P <0. 001);BNP下降> 30%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4. 75%vs 27. 97%,P <0. 061),LVEF恢复到40%以上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36. 00%vs 28. 44%)。上述差异在[e GFR <60 m L/(min·1. 73 m^2)]的患者中显著。结论间断重复使用左西孟旦治疗进展期心力衰竭[e GFR <60 m L/(min·1. 73 m^2)]的患者,相对于常规治疗组可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非计划再入院,缩短非计划再住院时间,BNP水平下降以及LVEF恢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