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值、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可调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电子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国内心血管病、中医药期刊、会议论文集中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涉及1037例病人,其中中药组522例,对照组5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30,95%CI(2.88,6.42),P<0.00001],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WMD=4.94,95%CI(3.21,6.67),P<0.00001],6MWT长于对照组[WMD=51.91,95%CI(29.17,74.66),P<0.00001];中药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WMD=-120.38,95%CI(-158.46,-82.30),P<0.00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WMD=-5.65,95%CI(-6.86,-4.45),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药更有效,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石家庄市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级高血压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MDBP)、血压负荷(BPL)、血压变异性(BPV)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的平滑指数(S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nMSBP、24hMSBP、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24 h收缩压负荷(24hSBPL)、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平滑指数(nSBP-SI)、24 h收缩压平滑指数(24hSBP-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降低全天血压水平、改善血压波动、平稳降压的作用,尤其在改善夜间收缩压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