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运动及饮食干预)、实验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5.42±0.48)mmol/L]、餐后2 h血糖[(6.49±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6±0.65)%]相比对照组[(6.23±0.78)mmol/L、(7.85±1.02)mmol/L、(6.44±0.43)%]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29%)相比对照组(40.91%)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10.71%)相比对照组(40.91%)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0.71%)相比对照组(36.36%)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8.32±0.65)分]相比对照组[(7.12±0.42)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并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女性D3卵裂期胚胎细胞数对囊胚发育潜能的影响,为临床优选胚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培养的29 314枚D3卵裂期胚胎情况,按照女方年龄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再按照卵裂期胚胎细胞数分为4细胞~11+细胞和融合期胚胎9个亚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中不同细胞数亚组的囊胚形成率。行单囊胚冻融移植的共2 402个周期,其中<35岁组和≥35岁组中又根据囊胚来源的D3胚胎细胞数分为4~6细胞、7~9细胞和≥10细胞+融合期3个亚组,比较不同年龄不同细胞数胚胎来源的囊胚冻融移植临床结局。同时分析1 069个行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GT-A)囊胚中<35岁组和≥35岁组4~6细胞、7~9细胞和≥10细胞+融合期3个亚组的整倍体率情况。结果 (1)<35岁组和≥35岁组中,8细胞亚组发育成囊胚的潜能最高,融合期胚胎次之,而6细胞以下亚组明显劣于其他细胞数目亚组(P<0.05)。(2)<35岁组中,各细胞数D3胚胎发育潜能层次明显,按照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8细胞>融合期>11+<...  相似文献   
3.
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施行乳腺癌保乳手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腔镜经腋下隐蔽小切口对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全麻下使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入路 ,结合腋窝脂肪溶解抽吸技术 ,进行保乳手术 2 1例。结果 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报告所有标本各切缘均无癌残留。 3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平均手术时间 81.6min。术后 1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抽液加压包扎后消失。所有病例乳房形态保持良好 ,患者满意。均获随访 3 .1~ 15 .6个月 ,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腔镜经腋下入路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切口微小隐蔽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变了早期乳腺癌常规保乳手术的观念。腋窝脂肪抽吸后 ,腋窝淋巴清扫变得容易。  相似文献   
4.
深圳部分吸毒人群HIV感染者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深圳市2008年吸毒人群进行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吸毒人群HIV-1流行情况、亚型种类、毒株来源、变异情况等,为预防和控制HIV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收集深圳市2008年份吸毒人群HIV-1抗体阳性样本21例,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技术,对该样本膜蛋白基因(env基因)和核心蛋白(gag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各基因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21例HIV-1阳性样本中共存在CRF01-AE 1种重组毒株以及A11种亚型,其在所有分析样本中的比例分别为90.5%和9.5%;其中12份Env基因样本中,10份为CRF01-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9.910±2.432)%,组内离散率为(12.747±3.066)%;2份为A1亚型,与国际参考株a1.gu.92.92ug037最近,基因离散率为(17.15±0.354)%,组内基因离散率0.900%。21份Gag基因样本中,19份为CRF01-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5.083±1.341)%,组内离散率为(6.072±1.968)%;2份A1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en.97.97cngx2f最近,基因离散率为(11.550±0.636)%,组内离散率为2.200%。结论2008年深圳地区HIV-1抗体阳性吸毒人群中HIV-1流行株以CRF01-AE重组亚型为主,并首次在深圳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现A1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血热证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2例慢性荨麻疹血热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免疫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84.21%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程度、持续时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程度、持续时间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IgE、IL-4、IFN-γ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IgE及IL-4指标水平下降、IFN-γ指标水平提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血热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清免疫水平,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高频超声在女童性早熟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例中央性即真性性早熟(CPP)及13例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女童以及健康女童38例为对照组,对照A组儿童组13例(<8岁);B组青春前期组12例(未初潮,>8岁);C组青春期组13例(已初潮),以高频超声检测乳腺内部回声,结合性早熟及A组女童的Ez、FSH、LH水平,比较乳腺的发育情况.结果 性早熟女童乳头后方探及低回声区,CPP组出现腺体层,发育程度与青春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发育程度与青春前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CPP组FSH、LH值明显高于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及A组(P<0.05).结论 增大的低回声区和腺体的出现可作为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活的表现和鉴别CPP与单纯乳房早发育的主要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乳腔镜辅助乳腺癌保乳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乳腔镜辅助保乳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总体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采用乳腔镜辅助、经乳晕入路的隐蔽小切口完成保乳 ,并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提示 7例切缘不净 ,靠阳性边缘扩大切除 1 0cm宽的乳腺组织 ,再次送冰冻切片提示阴性。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 15 7个 ,3 9例病理显示腋窝淋巴结受累 ,平均受累 3 8个。平均手术时间 112 6min ,前期手术时间较长 ,后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保乳术后保留的乳房形态良好 ,乳腺切除创面 4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抽吸加压包扎愈合。乳腔镜腋窝清扫术中出血很少 ,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乳晕切口和腋窝部位 3个trocar孔伤口小而隐蔽。术后平均随访 11 9个月 ,未见任何乳腺和腋窝复发迹象或trocar处种植 ,患者肩关节活动均良好。结论 借助乳腔镜器械 ,能通过乳晕处微小隐蔽切口及腋窝部 3个trocar孔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肿的切除以及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恶性肾实质上皮性肿瘤(MRPE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为MRPET的116例患者分为≤4cm(39例)组和〉4cm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患侧肾轮廓有无改变、病变边界、内部回声类型、病变边缘、内部血流分布及其血流强度分级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6例MRPET超声图像特征:(1)二维超声:≤4cm组肿瘤内部偏高回声检出率66.7%(26/39)高于〉4cm组5.2%(4/77),而肿瘤内部混合性回声检出率5.1%(2/39)明显低于〉4cm组79.2%(61/77),两组肿瘤内高回声及混合回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肿瘤病变均显示肾轮廓改变;(2)彩色多普勒超声:116例肿瘤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105例(90.5%,105/116),其中69例(59.5%)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的Ⅲ级彩色血流信号;≤4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35.9%(14/39),〉4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71.4%(55/7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前超声诊断MRPE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1%(108/116)。结论CDFI在MRPET术前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9例腺性膀胱炎和192例膀胱癌患者,观察膀胱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并检查病变内部的血流分布,将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膀胱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9.0%(23/39)腺性膀胱炎和52.9%(74/140)的单发膀胱癌病灶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输尿管口周围;53.8%(21/39)的腺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72.9%(140/192)的膀胱癌为单发结节或团块,两者的病灶形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2%(27/39)的腺性膀胱炎病灶内部见囊状无回声区,而膀胱癌病变内均未见此声像改变;膀胱癌病灶边缘见点状强回声者占48.4%(93/192),而腺性膀胱炎仅为7.7%(3/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色多普勒显示84.9%(163/192)膀胱癌病变内检出血流信号,其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腺性膀胱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33/39)、95.3%(183/19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的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和临床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剖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切实可行,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值得各医疗机构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