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训是训诂学术语。古汉语中有些词在古代包含相反两义,可用反义词来训释词义,这就叫反训。如“乱”有“治”、“乱”二义,《尚书·皋陶谟》中有“乱而敬”之语,《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司马迁在此正是以“治”训“乱”。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字义训诂现象,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曾明确指出过,近代学者章炳麟、刘师培及今人徐世荣、郭在贻先生等都对此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其例证多半来源于先秦、两汉和唐代的文史典籍,对各时期医古文中的资料似尚未涉及,本文拟举几例,以期对医古文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为反训词研究提供一点补充材料。1…  相似文献   
2.
鲍良红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2):1235-906
【目的】研究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办刊特色,为当今科技期刊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原始文献进行分析考证,对民国时期(1912—1949)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期刊进行梳理,重点研究其办刊特色,归纳出共性特征。【结果】民国中医药期刊的主办者和核心作者多为业内名家,注重期刊策划和个性打造,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期刊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结论】业界名家办刊撰稿,为期刊发展提供了优势资源;注重期刊策划,彰显了刊物特色;重视中外学术交流,提高了期刊的学术层次;整合利用期刊资源,使期刊与医学教育、图书出版等优势互补。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办刊理念和模式,为当今中医药期刊乃至科技期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4.
重言,亦称重文,是指两个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一般认为,重言词可分为叠词重言和叠字重言两类.正确诠释重言词对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问》和《针灸甲乙经》等古医籍中记载了一些禁针慎针腧穴。选取鸠尾、神阙等八穴,从形态学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鲍良红 《国医论坛》2005,20(3):43-44
通借字无疑是我们阅读古籍时的一个障碍。儒家经典中的通假字大多数已被历代研究者破译,但古代医著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医籍有别于儒经,更注重实用性,古医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接近于当时的口语写就的,其中不少词语本身便是俗语,无从在经典语言文字中取证。记写俗语时使用的通假字,当然亦无法在通行语言类辞书中求证。本文对《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医心方》等古医著的腧穴主治文献中出现的通假字进行辨析,尤其重视那些现有字、辞书中未见收录的字例。  相似文献   
7.
鲍良红 《江苏中医药》2014,46(11):75-76
民国时期,江苏中医界出版发行了一系列中医药期刊,而《苏州国医杂志》是其中的佼佼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刊是苏州国医学社主办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读者定位明确,栏目特色鲜明;名医办刊,名家撰稿,期刊质量上乘;集中选题,策划专刊专号,刊物个性突出;刊书互动,使期刊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这一系列举措为今天的期刊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鲍良红 《江苏中医药》2006,27(12):59-61
考释了数条中医古籍中常用而《汉语大词典》未见收录的词语语义,发现《汉语大词典》在义项收列、书讧溯源等方面存在可商之处。《汉语大词典》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涉及知识面极广泛,而中医诊疗活动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医古籍也是我国古代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认识古医籍语词研究在古汉语研究和古医籍整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灸甲乙经》重言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言 ,即重文 ,也称重言词、叠音词或叠字 ,是指两个相同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因其可形象地描摹声音、状写物态 ,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故而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亦因其能准确、生动地描述不同病证、不同脉象等的细微差别 ,因此在古医籍中也常常出现。正确诠释这些重言词 ,对准确理解句义乃至文义都有重要意义。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内容广及内、外、妇、幼各科 ,所用穴位几为现行穴位的总体 ,对后世针灸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对它的研究代不乏人,古注、今疏成就卓著,前贤如全元起、王冰、张介宾及日·丹波元简等,时彦有钱超尘、郭蔼春、程士德、张登本等.但综观诸家注疏,大多于医理用功甚勤,而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则略疏.更兼<素问>成书年代久远,词简义深,故而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今选取语词3则,条陈影响广泛的古今注疏及2部<内经词典>中的相关训释,指出其中的可商之处,以就正于博雅.为了便于查核,文中所引<素问>原文及王冰注文皆依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影印明·顾从德翻刻宋本<黄帝内经素问>,每条引文后均括注篇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