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男,34岁。上腹部饱胀不适1个月。体检无殊。B超检查发现左肝内3.5×3.4cm大小之低回声团块,提示肝左叶位性病变。化验:ESR86mm/h,SGPT40u,II3u,AFP(—)。CT检查示仰卧位肝左叶内侧一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区,CT值为30~37Hu,增强后采用俯卧位扫描,肝左叶低密度区强化,最大面积为3.07×2.69cm,  相似文献   
2.
对于后颅凹病变,CT 检查在定性与定位诊断上有一定限度。我们遇到5例单纯第四脑室积血,CT 误诊为后颅凹肿瘤,现将误诊原因作一分析。一、典型病例例1:男,70岁。于1987年9月1日19时洗澡中突感剧烈头痛,半小时后呕吐2次,送  相似文献   
3.
脑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简称CT)使用静脉注射水溶液造影剂,提高脑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分辨力,对颅脑病灶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极为重要。许多患者因碘过敏反应,增强扫描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近三年来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非外伤性出血23例尸检资料。其中16例为脑出血,7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年龄55岁以上占60. 1%,35岁以下26. 1%。大脑出血中以外侧型出血居多,幕上与幕下出血例数比为3∶1。23例中有21例为原发单灶性出血,但半数伴有脑其它部位继发小灶出血。本组资料脑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且均可发生单一或多部位脑疝。  相似文献   
5.
闭合性肝外伤作CT检查可减少非治疗性的剖腹探查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于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经CT检查证实并保守治愈肝外伤9例,现将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疾病的瞳孔变化,往往表现出病情的好坏转归,如脑出血病人一侧瞳孔散大,多显示出病灶侧发生脑疝,如进一步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伴呼吸浅而不规则,预示已处濒死阶段。故瞳孔变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体征,为此将各种不同的表现,列述如下: 一、瞳孔的异常改变 (1)双侧瞳孔缩小:可见于婴儿、老年、脑动脉硬化、吗啡中毒、先天性扩约肌缺损、睡眠状态、全麻第Ⅲ期、帕金森氏病和桥脑病变等。在桥脑病变中,以桥脑出血或肿瘤为较常见,因桥脑内有交感神经中枢(Balinski-Nageotte氏中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9岁;B超检查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体检无异常发现,无肝炎及寄生虫病病史。ESR74mm/h,SGPT44u,II3u,AFP(-),AKP13u以下,HBsAg(-);WBC6.0×10~9/L,中性0.66,淋巴0.27。B超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3.5cm低回声区,其内密度不匀,周边光滑。CT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肿块影,周围呈不完整透亮环,CT值34~41Hu,中心密度高,CT值53~62Hu,经造影增强,病灶未见强化。诊断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手术所见:肝右叶包膜下2.0cm×3.0cm×3.0cm肿块,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完整切除后作病理检查,诊断为肝错构瘤(以血管瘤为主)。讨论肝脏错构瘤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多数  相似文献   
8.
口服结肠注气检查(The Peroral Pneumo-colon Exanation)是指常规钡餐、钡剂到达结肠肝曲时再经直肠注气而获得右半结肠、回盲部、末端回肠双重对比的检查方法。我们无选择性地对30例全消化道检查患者应用此种检查方法,通过和常规法的比较,以评价该法在诊断右半结肠及回盲部疾病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二例林上奇鲁西吴宝珊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罕见,笔者搜集2例报告如下。例1男,48岁。发现右耳后肿块4年,近半年来明显增大,拟诊腮腺肿瘤收治入院。体检:右耳垂与乳突间触及5cm×4cm大小肿块,质中,边缘分叶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相似文献   
10.
CT导向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CT导向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林上奇鲁西吴宝珊自1992年以来,我院对上腹部癌性疼痛采用CT作者单位:310004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导向经皮穿刺注射乙醇;进行腹腔神经丛破坏性阻滞(NCPB),使腹部中晚期癌症患者获得较为理想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