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肝解毒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肝解毒汤对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硫唑嘌呤诱导免疫超常模型,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模型。结果:乙肝解毒汤对免疫超常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免疫低下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结论:乙肝解毒汤对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升降出入”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该理论始于《内经》,应用于仲景,被后世医家广泛发扬,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目前已应用于多个临床学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期的必经阶段,肾功能衰竭的危害较大,往往此时难以逆转,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时其治疗手段有限,临床预后不佳。如果能在蛋白尿期截断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无疑给广大患者带来希望。本文从“升降出入”理论深入剖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肾脏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西医西药在治疗痛风方面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别嘌呤醇等药物,但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如秋水仙碱,50%~ 80%的患者在出现疗效前即已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并且有骨髓移植、肝肾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1,2],而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积极地开发中医中药来治疗痛风是目前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搜集了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的研究资料,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内经》睡眠的基础理论入手,以中医"五神"学说和情志理论为指导,来阐释失眠证的不同类型及相应治法,有魂伤气郁致不寐、神伤气散致不寐、意伤气结致不寐、魄伤气弱致不寐、志伤精却致不寐。方剂选用丰富,有酸枣仁汤滋养心肝之阴、养血安神,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十味温胆汤去除痰湿安神,朱砂安神丸、磁朱丸重镇安神,养心汤、天王补心丹益气养血,归脾汤、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健脾养心,交泰丸、黄连阿胶汤交通心肾等。丰富和发展了失眠的临床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5.
不寐从瘀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寐一证 ,临床多见 ,医者多从心肝肾及阴血不足论治或从痰热论治 ,以瘀血为病机进行论治者较为少见。但临床确有许多不寐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瘀血 ,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可获良效也提示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瘀血与不寐的关系。不寐一证从瘀论治 ,王清任首开先河。他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 :“夜寐多梦是血瘀 ,平素平和 ,有病急躁是血瘀。”并认为“夜睡不能用安神养血不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由此提示我们一点 :血瘀也是导致不寐的病机之一。瘀血一旦形成即为一种病理产物 ,停聚日久 ,便可酿生诸多病端。常可导致不…  相似文献   
6.
浮脉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 ,一般浮脉多主表证 ,亦主里虚。但就目前临床所见的浮脉来看 ,属于表证者较少 ,可能与一般的表证患者因病情较轻不来就诊有关。而属于里证者居多 ,应予注意。现就浮脉的形态及所主疾病论述于下。1 浮脉的形态关于浮脉的形态 ,历代医家做过许多论述 ,其中以《脉经》所论最为准确 ,即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这一论述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浮脉的形态。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做过许多描述 ,但大多是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而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如《濒湖脉学》“浮脉唯从肉上行”亦是指脉象表浅而言。《医灯续》“…  相似文献   
7.
马学玉 《中医学报》2016,(10):1573-1577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对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的影响。方法: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按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片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塞来昔布,每次0.2 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白虎加桂枝汤内服,每天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进行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包括28个关节)、肿胀关节指数、双手握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和湿热痹阻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IL-1和TNF-α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ACR20为85.45%,对照组为69.0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2,P0.05);观察组ACR50为58.18%,对照组为38.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5);观察组ACR70也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62.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数、肿胀程度、屈伸不利、晨僵时间和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ESR、CRP、RF、IL-1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中药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能进一步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二仙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学玉 《陕西中医》2002,23(5):438-439
一般资料  1 6例病人中 ,男 3例 ,女 1 3例平均年龄 5 4岁 ,发病时间最长 6个月 ,最短者 1个月 ,平均 2 .3个月。发病诱因有恼怒、惊吓、忧虑等。合并有轻度冠心病者 6例 ,合并有胆囊炎者 8例。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 :仙茅、黄柏各 1 2 g,知母、仙灵脾、巴戟天各 9g,当归 1 5 g。有明显肝郁者加用柴胡 9g,郁金 2 0 g;严重失眠者加用炒枣仁30 g,茯神 1 5 g;湿重者加用扁豆 30 g,砂仁 9g。  疗效标准 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抑郁症的标准执行。  治疗结果 治愈 4例 ,好转 8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75 %。  典型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TRPC5基因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心肌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TRPC5基因为靶点,预测其与其他基因的相关性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选用TRPC5-/-和C57BL/6J♂小鼠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高糖组喂养8周,腹腔注射STZ 1周建立T2DM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损伤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以及IL-1β、IL-2、IL-6和IFN-γ炎症因子含量,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1β、IL-2、IL-6等炎症因子及TRPC5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通过PPI互作网络发现,TRPC5基因与多种炎症基因具有相关性,且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C57BL/6J小鼠相比,TRPC5-/-组小鼠心肌损伤和免疫细胞浸润较少。RT-PCR以及血清检测结果提示,TRPC5-/-高糖组小鼠多种炎症因子在心肌中的表达量和在血清中的含量都低于C57BL/6J高糖组小鼠。结论TRPC5通过参与调节心肌细胞炎症进而影响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2种半夏炮制品-厚朴药对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及鸟苷、尿苷、肌苷、紫丁香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nm, 5μm),以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建立20批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24.0、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聚类分析(PLS-DA)。结果:从供试品溶液中未检出肌苷,鸟苷、尿苷、紫丁香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0.999 8),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1%、96.2%、97.1%、98.2%、96.1%、98.3%及96.9%(RSD<2.0%)。方法的精密度RSD均小于3.0%,重复性RSD小于3.0%,供试品溶液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