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sICAM-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过敏性咳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sICAM-1和总IgE,同时测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和过敏原皮试。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的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相似,但sICAM-1和总IgE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过敏原皮试反应的阳性率、阳性种类和程度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为低。结论sICAM-1和总IgE、过敏原皮试均可作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喘可治注射液 (珠海经济特区健心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2 0 0 0 6 2 6 ,主要成分为巴戟天和淫羊藿 )治疗儿童哮喘及婴幼儿支气管哮喘 6 0例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根据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常规标准 ,选择中、轻度婴幼儿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共 88例 ,分为治疗组 6 0例 ,男 4 8例 ,女 12例 ;年龄 6个月~ 14岁 ,平均为 5 .8岁 ;病程 2个月~ 12年。对照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3个月~ 11年。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为开放病例 ,就诊时均有中…  相似文献   
3.
儿童性早熟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nticpiticitarygonadalaxis,HPGA)是人体性发育成熟和产生生殖功能的基础,HPGA的功能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n),性腺分泌...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与总IgE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及总IgE的变化。方法:应用微量玻片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和3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趋化值(82741±04210)%;总IgE(7548223±1978824)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4807±00410)%和(201492±482594)mg/L。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表现为T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E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趋化值可作为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CBV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xsackie病毒属肠道病毒,近年研究发现,其B组毒(简称CBV)可在呼吸道增殖引起感染,是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CBV病毒引起的肺炎目前尚缺乏成熟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2例CBV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7例用双黄连治疗,其中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岁;15例用病毒哩治疗,其中男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岁。人院时体温大于39℃28例,38-38.9℃4冽;32例均有咳嗽,其中27例肺部闻及中、细湿罗音。外周血白细胞小于10.0×109/L29例,小于15.0×109/…  相似文献   
6.
体内脂质代谢产物——脂质过氧化物(LPO)对人体脏器的损害作用及与脏器病变的关系,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本文测定了60名正常学龄前儿童和40名肺炎患儿的血清LPO,以了解该年龄组的正常值及与肺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支气管哮喘HLA-DRB1基因位点频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免疫致病机理及其与支气管哮喘9简称哮喘)之间的关系。应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9例MP肺炎患儿,40例哮喘患儿及9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P特异性IgM抗体,PCR-SSOP法标记HLA-DRB1等痊基因位点。结果显示MP肺炎组,哮喘组的DRB1*08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5)。但MP肺炎组与哮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组中除DRB*08外,DRB1*02基因出现频率亦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41);各组间HLA-DRB1*04,07,09,10,11,12基因频率虽有所变化,但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MP肺炎与哮喘有着极为相似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黄连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儿科顾梯成,李悦,金燕樑,濮存莹(200001)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儿科虞坚尔(200025)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双黄连粉针剂,红霉素我们于1992年1月至1993年4月,采用双黄连粉针...  相似文献   
9.
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80例,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7天,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与体征的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鱼腥草注射液可使主要临床症状与体症改善的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IgA检测,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法测定的特异性MP-IgM抗体比较,对其中57例进行了为时2月-5.5月随访。结果显示,MP-IgA与MP-IgM测定结果高度一致,其阳性率随MP-IgM滴度上升及病程延长而增加,而MP-IgM滴度大部分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下降,部分持续时间较久;在呼吸道患儿中,MP-IgA阳性率增加明显,而MP-IgM下降速度显著减慢。结果表明:MP特异抗体IgA测定对提高M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