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复方绞股蓝口服液治疗脂质代谢紊乱临床观察郑师碧,林求诚我们于1994年3~5月应用复方绞股蓝口服液对30例脂质代谢紊乱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简称复方组),并与绞股蓝口服液(简称对照组)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从门诊选取脂质代谢紊乱、中医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规律。方法:将高血压病的4种证型及健康对照组各选30例,测定血中胰岛素及C肽水平等。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吸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各证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其顺序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健康对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血症以实证为重而虚证较轻。  相似文献   
5.
对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况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显示:18例患者中有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甲襞微循环异常改变(88.9%),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均数3.92±1.55,以流态异常和血管袢畸形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7.
8.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与调节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 ,某些胃肠道疾病与内源性多肽的关系密切。为探讨消化性溃疡 (PU )虚实证的本质 ,我们检测了 PU肝郁证与脾虚证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 (NT)、β-内啡肽 (β-EP)及血清胃动素(MO)的含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系纤维胃镜和病理确诊的 PU住院病人 ,并排除心脑血管疾患。胃溃疡(GU )肝郁证 2 3例 ,男 1 5例 ,女 8例 ;年龄 1 9~49岁 ,平均 3 4.9± 1 0 .7岁。GU脾虚证 2 1例 ,男1 3例 ,女 8例 ;年龄 2 3~ 5 3岁 ,平均 45 .9± 1 2 .7岁。十二指肠溃疡 (DU)肝郁证 2 2例 ,男 1 5例 ,女7…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内源性多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调整胃肠道功能的机制。方法 检测26例胃溃疡(GU)、22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针刺足三里、公孙、胃俞等穴前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神经降压素(NT)及血清胃动素(MO)的含量,并与健康组(25例)进行比较。结果 GU组与DU组血浆NT含量低于对照组,而MO、β-EP较之为高(P<0.01);针刺后GU组与DU组血浆NT含量较针前为高(P<0.05,P<0.01),而MO、β-EP则较针前为低(P<0.01,P<0.05),针刺后GU组与DU组症状总积分均较针前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NT、β-EP、MO的分泌失调是消化性溃疡(PU)形成与复发重要原因之一。针刺治疗PU与改善其NT、β-EP、MO的分泌失调状态,调整胃肠运动与功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50例暗紫舌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陈小花,郑师碧近年来我科采用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各类疾病进行临床观察,配合诊断与治疗,收到一定疗效。现将2年来对暗紫舌的临床检查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50例暗紫舌病人,均选自中医内科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女性3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