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预防医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精管内滤过装置节育术在我国研究性开展已10年,其避孕有效率达95%以上,且术后并发症少,特别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附睾淤积症的发生,但仍有部分达不到避孕目的,近年来,笔者接收该类对象采用传统输精管结扎方法,提取远睾端输精管段施行输精结扎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天贵  张玉兰 《北京中医》2002,21(3):164-165
输精管结扎术并发阴囊急性坏疽属泌尿外科感染性急症,案例属肝经有实火而热毒壅滞。治则宜泻肝经实火,清下焦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加热敷,2剂后热退,阴囊肿胀消退,减少龙胆草,黄连等苦寒药用量,15剂后痊愈。  相似文献   
3.
输精管结扎术并发阴囊急性坏疽属泌尿外科感染性急症.案例属肝经有实火而热毒壅滞。治则宜泻肝经实火,清下焦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加热敷,2剂后热退,阴囊肿胀消退,减少龙胆草、黄连等苦寒药用量,15剂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中药煎剂湿敷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返流性胃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9例均为门诊病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胆汁返流性胃炎。1.2治疗方法以理气和胃、降逆止痛为法,采用旋覆代赭汤化裁。基本方为党参15g,旋覆花15g,代赭石20g,制半夏12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上腹痛加延胡索、木香、枳壳、白芍;腹胀加厚朴、大腹皮;呃逆呕吐甚者加砂仁、沉香;大便稀溏乏力者加白术、茯苓。2结果痊愈(症状消…  相似文献   
5.
1976年,李顺强在经皮输精管注射粘堵法绝育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从此,直视钳穿法作为国内常规输精管结扎术式之一被普遍推广,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直视切开法行输精管结扎术,该术式简单,并发症少,现收集较为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输精管结扎术广泛采用阴囊皮肤入路的阴囊段输精管结扎。但是,该段输精管局部环境可因诸多因素影响手术入路、输精管辨认、固定提管以致手术禁忌或失败。近5年来,笔者在术中改行或直接行腹股沟管入路法,施行腹股沟管段输精管结扎术186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精管结扎术误伤睾丸动脉再吻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在施行右侧输精管结扎术时误伤睾丸动脉,考虑到睾丸动脉为终动脉,没有侧支与周围动脉吻合,为了防止睾丸远端血管内血运不足,导致睾丸萎缩,甚至缺血性睾丸坏死;经清创并分离睾丸动脉两断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使用10倍手术放大镜,10-0无损伤缝合线端端全层间断缝合6针,血液通过,吻合口良好,术后止血,抗感染,15d后痊愈,1年后随访,性生活正常,患侧睾丸饱满,弹性好,无结节、触痛、萎缩。输精管结扎术误伤睾丸动脉再吻合一例$福建省莆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郑天贵 福建省莆田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张玉兰…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又称神经纤维瘤,系一种累及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生长障碍性疾病[1],家族性发病的倾向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9.
病例介绍 陈某某 ,女 ,2 8岁 ,曾患腹泻 ,因妊娠 5 0天药物流产后 6天开始腹痛 ,经妇科检查未发现特殊异常。前医示血虚 ,给益气补血药 ,腹痛不减 ,腹胀加剧 ,数日易医诊为血瘀 ,予活血化瘀类药物又致呕吐。 2 0 0 1年 5月 15日就诊证见 :面黄肌瘦 ,厌食欲呕 ,腹胀痛、拒按喜抚摸 ,舌苔腻 ,脉细 ,证属食滞肠胃。方药 :六神曲 10g ,山栀子 15g ,莱菔子15g ,法半夏 10g ,陈皮 10g ,云茯苓 10g ,连翘 6g ,白术10g ,水煎 ,每日 1剂 ,3剂一疗程 ,并嘱清淡饮食。二诊 :腹痛减 ,腹胀消 ,呕吐止 ,守方 2剂。三诊 :诸症平 ,但纳谷不馨 ,用参…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1997年1月~2000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60~70岁者3例,71~80岁者7例,81岁以上者2例;单侧下肢受损者7例,双侧下肢受损者5例。合并下肢溃疡者3例,溃疡面积(2.5~3.2)cm×(7~9)cm之间,均有数十年下肢静脉曲张史以及反复发作的血栓性静脉炎,并作过抗炎治疗。此次病程最短20天,最长3个月。12例无大小隐静脉手术史。就诊时均存在轻重不同的受损下肢红肿热痛炎性反应。中医辨证:湿热型4例,血瘀型3例,瘀热型5例。 2治疗方法   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加减:玄参、当归、生地黄、黄柏各15g,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苍术、黄芪各30g,茯苓25g,红花15g,黄芩、甘草各10g。   血瘀型用桃仁四物汤加减:桃仁、三棱、莪术各12g,赤芍、当归、延胡索各15g,鸡血藤、丹参各30g,川芎20g,红花10g,甘草6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