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慢性胃炎包括的中医病证有胃痛、胃痞、嘈杂、呕吐、反酸、呃逆等。现代医学在诊治此类疾病时多采取抑酸、保护胃黏膜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法,病情仍然易反复,效果欠佳。治疗慢性胃炎临证应注意辨症识证——辨疼痛、辨痞满、辨饮食、辨口味、辨大便、辨情志,治疗思路包括调畅气机、动静相宜、平调寒热、通络化瘀、酸甘化阴、化郁安神等六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王垂杰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非单一因素短时间作用,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脾胃之气虚为本,气滞、血瘀、热毒等为标。提出以调气活血为主,因人制宜为治疗大法,不忘顾护胃气与日常调摄护理。胃肠和病理活检乃望诊延伸,可确保辨证全面、准确,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准确度。以脾虚血瘀、虚实夹杂为多见,王师以自拟胃炎康方为基础,黄芪、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柴胡、郁金、苦参、黄连以理气清热;丹参、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同时根据胃黏膜形态酌情加减。结合内镜辨证论治,既是传统中医的继承,更是祖国医学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