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历代医学著述,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对七冲门之一"阑门"的解剖特点、生理意义及病理改变进行归纳分析,认为阑门属于小肠,为胃之五窍之一,与脾胃关系密切,具有适时开阖、助小肠泌别清浊等功能,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糟粕的排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出现腑失通利、热壅肠道、清浊不分等病理改变,对其病理改变的治疗以恢复阑门清利之职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腹胀属中医学"胀满""痞满"范畴,主要由肝失疏泄,气运不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浊气内生,亢逆不降所致,脏虚为本,邪实为标。故立调气降浊之法以治之,针对病机,补脾胃之虚,祛所生实邪,调理气机,降泄浊气。而调气者分气病之异,滞者行之,虚者补之,逆者降之,陷者升之,降浊者亦由证型之别,分芳香化浊、淡渗利浊、通腑泄浊、升清降浊各法。二者相辅相成,随证共施,以求肝气条达,脾胃气机和畅,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如此则胀满自除,邪去正复,当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便秘成为消化科门诊主要病种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年老之人,五脏俱虚,尤以精血为甚,精血本于先天,赖后天脾胃水谷化生,故老年性便秘病因多责之于脾,盖脾之阴精亏虚所致,故以甘淡养脾阴之法养阴生精,濡肠通便,往往取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基于"气虚宜掣引之"的理论阐述了"掣引"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掣引"之法是指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采取挽回、导引阳气上升,补其气而升其阳的治法,以调畅气机令补而不滞。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腑,病因病机复杂,以脾肺肾三脏亏虚为本,肠腑湿瘀互结为标,认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肺失治节、气血壅滞、久病及肾、关门不固是该病发展的关键。若单用补益之剂恐闭塞气机、有恋邪之弊,故治宜"掣引"之法。根据张景岳对"掣引"的释义,具体治疗通过温补脾气、益气升阳、提掣肺气、调和气血、摄纳肾气、平衡阴阳的方法掣引脾肺肾之气,以达到扶正祛邪、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