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 01 3年1月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2 0 0例N S C L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用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能够标本兼治,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盐包热熨神阙穴预防伊立替康化疗所致迟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艾盐包热熨神阙穴连续5日。结果 观察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25%,对照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迟发性腹泻发生率5%,对照组严重迟发性腹泻发生率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盐包热熨神阙穴能降低伊立替康化疗所致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益气健脾汤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研究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评价。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经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健脾汤治疗。观察两组免疫功能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86.23±4.77)分、认知功能(85.42±3.88)分、情绪功能(87.11±4.95)分、角色功能(88.62±4.76)分、社会功能(82.94±4.08)分、精力(89.57±3.22)分、躯体疼痛(90.55±3.54)、总体健康(92.44±4.73)分、CD4(37.24±8.03)%、CD8(22.72±7.18)%、CD4/CD8(1.67±0.7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89.29±2.56)分、认知功能(87.99±2.74)分、情绪功能(90.26±3.83)分、角色功能(91.85±3.26)分、社会功能(85.69±3.47)分、精力(83.62±3.91)分、躯体疼痛(85.21±3.66)、总体健康(86.18±4.19)分、CD4(30.73±8.87)%、CD8(27.18±7.36)%、CD4/CD8(1.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益气健脾汤及化疗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确切,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更好更合理的应用拉米夫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以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治疗后动态观察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HBV—DNA阴转和ALT复常情况,以及出现HBV-DNA复阳的情况。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3年),52例出现HBV—DNA阴转占89.66%(52/58),HBeAg阴转率为65.52%(38/58),HBeAg血清转换率为29.31%(17/58)。12个月时ALT复常率79.31%(46/58)。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复阳22例,占HBV-DNA阴转总数的42.31%(22/52),其中13例加用阿德福韦酯后再次阴转,13例停药后随访,6例出现HBV—DNA复阳。5例患者出现HBsAg阴转。结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持久抑制HBV复制和促进HBeAg阴转及血清转换,但存在耐药性和停药后的复发,选择适合的患者,可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与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肝硬化 病情发展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 2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 29 例健康体检者,于早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 5mL,分离 血清,用双抗体夹心 ABC-ELISA 法检测血清 TGF-β1、PDGF 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 TGF-β1 和 PDGF 水平均明显高 于正常对照组,并且 Child B 级和 Child C 级患者 TGF-β1 和 PDGF 水平明显高于 Child A 级.各中医证型患者 TGF-β1 和 PDGF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脾虚湿盛组和脾肾阳虚组血清 TGF-β1 和 PDGF 水平均明显高于肝气郁结组,脾 肾阳虚组血清 PDGF 水平显著高于脾虚湿盛组.结论:血清 TGF-β1、PDGF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 度,可作为肝硬化中医辨证客观指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硬化Child-Putgh分级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简称肝硬化)患者和2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PDGF和IFN-γ水平。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成A、B、c3级。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GF-β1和PD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ChildB级和ChildC级患者TGF—β1和PDGF水平明显高于ChildA级(P〈0.05);IFN.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ChildB级和ChildC级IFN-γ水平明显低于ChildA级(P〈0.05)。结论:血清TGF—β1、PDGF和IFN-γ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利于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赖祥红 《新中医》2020,52(1):83-85
目的:观察艾盐包脐疗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含伊立替康化疗方案(FOLFIRI)化疗,不予以预防性处理;治疗组则在接受FOLFIRI化疗方案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予自制艾盐包脐疗处理。观察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化疗计划推迟情况,记录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严重性腹泻发生率47.50%、12.50%比较,治疗组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严重性腹泻发生率25.00%、2.5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中断发生率、延迟发生率7.50%、25.00%比较,治疗组的中断发生率、延迟发生率0、7.5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盐包脐疗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效果满意,提高化疗的顺应性,且能减少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