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跖疣(verrucaplantaris)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初起为细小发亮小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呈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可融和成片,好发于受压部位,行走疼痛明显。治疗方法虽多,但缺乏一种理想的疗方法,如临床多采用的二氧化碳激光及冷冻治疗虽有效,但多适用于皮损小,数目少的患者,对于顽固性多发性跖疣患者,  相似文献   
2.
郑永平  谢荣标  陈高飞  张玲 《光明中医》2012,27(7):1365-1366
目的 对补脾祛风方治疗AD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效率、SASSAD积分及VAS积分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入选101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脾祛风方治疗)和对照组(氯雷他定片治疗),并于用药前、用药后2周、4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SASSAD积分及VAS积分的变化情况.结论 临床研究证实补脾祛风方治疗AD疗效的可靠性,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是治疗AD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1997年7月~2001年6月就诊的女性,共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4例,年龄18~38岁,病程3月~3年。对照组44例,年龄19~35岁,病程2月~4年。患者均在非妊娠期,且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标 《新中医》2003,35(7):40-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口服赛庚啶片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50例除口服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外,加服疏风解表、凉血养血中药。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0.0%、3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5.5%(P<0.01);停药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2.0%、18.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0%、63.3%(P<0.01);停药3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6.0%、14.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3.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治疗好。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沙眼衣原体性尿道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90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门诊,随机分成中西医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3O例,女15例;年龄19~49岁,病程7天~3个月;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7~51岁,病程9天~3个月。中医辨证共分两型。湿邪夹热型:主要表现为尿急,尿微痛,尿道微痒,尿道口微红,晨起或长时间未排尿时,尿道口有分泌物之痴膜糊口,舌质淡红苦白或黄白,脉儒或儒数,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肾阴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尿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