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复杂,其辨证分型至今尚未统一。从其常见的证治规律看,主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及气虚血瘀等。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分型论治、经方治疗、自拟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注射液治疗等。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可喜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今后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长周期、严格质量控制、随机对照及前瞻性的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论证中医药的疗效和机制;加强实验性研究,构建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研究高血压的机制;统一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利于中医药的推广应用;完善观察指标,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中医药的治疗机制;增加中医药剂型的研究,便于患者服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文献中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特点。方法采用描述频率的方法统计200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录入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涉及中医或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出高血压病的常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获得符合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73篇,符合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326篇。常见中医证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同时获得了各中医证型用药频次前10位的中药。结论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  相似文献   
3.
詹玉聪  许丽  吴丽芳 《新中医》2021,53(21):203-205
小儿推拿是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在小儿外科病症中有着不可置疑的作用。作者继承许丽教授经验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列举3 则案例分别为肠套叠、慢性湿疹、肌性斜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余茂强  詹玉聪  吴绍长 《新中医》2020,52(10):175-177
笔者主要从五方面介绍不寐的中医药诊治思路与方法,即:调和阴阳,宁心安神贯穿疾病始终;调肝理脾和胃而神安;疑难杂症勿忘从痰论治;病久勿忘调气和血;注重心理疏导,生活调摄等,并配合耳穴贴压、推拿、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外治法,内外合用,取长补短而心宁神安。  相似文献   
5.
陈非凡  詹玉聪  缪克雷 《新中医》2022,54(16):103-107
目的:观察补肾温阳止痛汤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 例。2 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温阳止痛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优于对照组的76.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V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血栓素B2(TXB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2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6-K-PGF1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阳止痛汤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TXB2、6-K-PGF1α 水平,减轻疼痛,显著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肾脏病持续恶化,造成不可逆地肾单位和肾功能的丧失,以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各系统受累为特征~([1]),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终末阶段。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其持续恶化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2])。可见,寻找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过程,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关格、癃闭、水肿、溺毒、肾劳、虚劳等范畴~([3]),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近些年,  相似文献   
7.
<正>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带,村落分散,人烟稀少,交通差,经济落后,就医困难,给畲民健康带来巨大挑战。而畲医畲药正是畲民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和艰苦生活环境中,长期与疾病抗争逐步积累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医药资源丰富,但传承全凭口传心授,发展缓慢。最初畲族民间医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是对一些局部地区的民间医药资料进行调查与收集,较少涉及临床循证研究。近10年,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族医药分会、一些畲医药研究机构及畲医药研究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一些研究进展。现将畲医药临床研究近况总结如下:1畲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1.1畲医发痧疗法包括拍痧、挑痧、刮痧、搓痧等疗法,具有舒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余茂强  詹玉聪 《新中医》2020,52(14):206-207
正自汗、盗汗统属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1]。汗症既是机体相关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的一个临床表现,也是导致或加重机体功能失调和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必须重视汗症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遇老年汗症2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现将病案及诊治思路介绍如下。1病案举例例1:张某,78岁,2019年5月24日初诊。主诉:自汗、盗汗1月余。1个月前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自汗、盗汗明显,请中医科会诊,予以益气养阴固涩止汗法(黄芪、煅牡蛎、浮小麦各30 g,白芍、枸杞子、车前草、白术、麦冬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