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20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 1 7个地市 2 1所中、小学 2 5 498名学生臀肌挛缩症患病率进行调查。共筛查在校学生 2 5 498名 ,下肢功能障碍者 1 98例 ,全部填写下肢残疾查体表 ,收回率 1 0 0 %。收回有效下肢残疾个案调查表 1 9446份 ,应答率 76 .2 6 %。确诊臀肌挛缩症患者 1 92例 ,患病率为 7.53‰ (表 1 )。结论 :①本次调查发现臀肌挛缩症患者 1 92例 ,患病率为 7.53‰ ,明显低于以往文献报道。②臀肌挛缩症的患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 ,1 6~ 1 8岁患病率最高 ,1 3~岁组次之 ,7~岁组最低 ,统计学分析差…  相似文献   
2.
1978年12月至1979年8月我们曾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中药复肝24号治疗,收到较好效果。1979年10月至1981年3月,在复肝24号处方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加强解毒与补肾的药物,再一次对162例慢性乙型肝炎作进一步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病例选择凡具备下述二个条件者,作为本组治疗对象。1.有明确肝炎病史,血清谷丙转氨酶(GPT)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中小学生臀肌挛缩症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 ,采取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χ2 检验。结果 :中小学生臀肌挛缩症患病率为 7.5 3‰ ,占引起下肢功能障碍疾病的 96.97% ,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地域有关 ,与 0~ 5岁时臀肌注射总次数成正相关。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优良率96 5 1% ,18岁后优良率显著降低。结论 :臀肌挛缩症是引起中小学生下肢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 ,18岁以下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 (APLD)对青年初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8~ 34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33例 ,一组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治疗仪治疗 ;一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按Nakai标准评定 :APLD组优良率高于保守组 ,两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均随访 3~ 5年 ,APLD组无复发者 ,保守组复发 11例 ,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APLD治疗青年初发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复发率低 ,对此类患者APLD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肠球菌感染的现状、病原学分布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各科室住院患者检出的肠球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肠球菌1002株,占检出病原体的4.54%。标本来源以胆汁、尿、分泌物为主。其中粪肠球菌668例,占3.03%,屎肠球菌334例,占1.5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出8株,检出率为0.8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耐药率均低于5%。粪肠球菌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均在35%以下,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2014~2015年呈下降趋势( P<0.05),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2015年明显上升( P<0.05)。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高于70%,近年来无明显变化;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近几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3年、2014年下降明显,2015年有小幅升高(42.72%)。结论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提高,屎肠球菌感染可首选呋喃妥因。应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臀肌挛缩症是肌肉注射等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发生挛缩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障碍[1].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症的有效方法.合理的术后心理护理和功能训练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现将85例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及功能训练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炎血热证与循环免疫复合物之关系(附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导致肝组织病变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而其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对肝脏以及肝外组织的损害,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各型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率颇高,而这些CIC 阳性的病例从中医辨证看血分多有蕴热,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齿龈红肿出血、手掌发红灼热、溲赤等。与此同时我们在以往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应用凉血活血药后,患者上述血热证候减轻,各项肝功能运步好转,或相继恢复正常,而CIC 亦从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最后转  相似文献   
8.
以双盲随机分组观察96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51例用中药复方解毒养肝膏,对照组45例用焦三仙膏。治疗后ALT、AST,TTT复常率观察组分别为27.3%、66.7呖、52.O%;对照组分别为9.1%、22.2%、44.4%。HBeAg、DNAP、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20.O%、34.2%、31.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7%、10.8%,17.6%。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4.5%,对照组为2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肿瘤高龄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肿瘤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各100例,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跌倒原因分布情况及患者跌倒后心理变化情况等。结果:干预前,两组跌倒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跌倒诱因均为滑倒;观察组跌倒后64.0%的患者产生恐惧心理,28.0%自信心下降;对照组跌倒后31.6%的患者产生恐惧心理,26.3%自信心下降。干预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跌倒的主要诱因仍为滑倒;观察组33.4%患者在跌倒后产生恐惧心理,22.2%自信心下降;对照组52.2%患者跌倒后产生恐惧心理,21.7%自信心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有效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降低高龄肿瘤患者跌倒发生率,缓解患者恐惧心理,提高自信心,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氧治疗仪对慢性损伤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慢性损伤性溃疡创面,利用三氧治疗仪产生的臭氧对其治疗,观测创面愈合时间,并与30例未用该法的同性质创面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三氧治疗仪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三氧治疗仪可以促进慢性损伤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