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肝炎血热证与循环免疫复合物之关系(附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导致肝组织病变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而其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对肝脏以及肝外组织的损害,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各型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率颇高,而这些CIC 阳性的病例从中医辨证看血分多有蕴热,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齿龈红肿出血、手掌发红灼热、溲赤等。与此同时我们在以往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应用凉血活血药后,患者上述血热证候减轻,各项肝功能运步好转,或相继恢复正常,而CIC 亦从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最后转  相似文献   
2.
肝炎血热证与 CIC 具有相关性,115例 CIC 阳性慢性肝炎血热证患者,主以凉血,兼予活血、解毒、养阴的中药复方治疗,对清除 CIC 的有效率为80.9%,消除血热的有效率为90.4%,改善肝功能的有效率为76.5%,HBsAg 连续三次阴转率为20.7%。经分析凡治疗后 CIC 阴转或下降的病例,其血热证候的消退、肝功能的改善以及 HBsAg 转阴较 CIC 无变化和上升组为优,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