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37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其中良性颈变34例,胆囊癌3例。结果:本组23例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或不适;病灶部位,大小,多少,有无合并胆石及病变性质与临床症状有关;B-us,OCG,CT的诊断符合率例如辚33/37,9/24和5/10(x^2=18.75,P<0.005)。认为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病灶≥10mm,有增大趋势,呈恶性图像,合并胆石或血清CEA升高的病例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别于第1周内和第3周内应用Aminoguanidine(AG)抑制NO合成,同时应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检测不同时段抑制NO合成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肌酐清除率(C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T)率的变化。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在胆总管结扎第1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ALT明显升高、Ccr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升高;而在胆总管结扎第三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血ALT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肠系度淋巴结BT率明显下降。结论 NO在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肾、肠粘度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梗阻早期表现为对组织的保护作用.后期表现为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胆通对胆结石豚鼠体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胆通临床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豚鼠体内门静脉血浆及胆囊壁组织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胆石组、自然恢复组和肝胆通组体内水平。结果:胆石组体内门静脉血浆及胆囊壁组织中MTL含量均下降,而SS均增高;自然恢复组体内MTL、SS未能全部恢复正常;胆肝通组体内两种激素不仅全部恢复正常,而且与对照组比较,MTL增高,SS下降。结论:肝胆通具有调节胆结石豚鼠体内MTL、SS等胃肠激素的作用,其临床效果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外科近年收治各类胆道疾病的心电图改变,旨在探讨胆道疾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常规类型、临床特点及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6年元月至10月,本院外科对收治住院的213例各类胆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异常者105例,占住院患者的49%,其中男性46例,女性59例;年龄17~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豚鼠胆汁中的胃动素(MTU)、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的来源、释放调节及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豚鼠胆汁、胆囊壁组织和门静脉血浆中MTL、VIP和SS的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致石组和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细菌性肝脓肿71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该症的前因疾病多为病情复杂的胆道疾病,使其诊断与治疗更趋复杂。尽管超声波、同位素肝扫描等先进仪器用于临床,抗生素及手术方法不断更新,使诊治水平有所提高,但临床上的误诊率与病死率仍较高。为给读者提供更多资料,提高对该症诊治水平,本文综合8个单位的来稿共7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肿瘤的重要方法,姑息性切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的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但胃癌手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其发生率因术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15%~40%之间.胃癌术后并发症近期有感染、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胰腺炎、心肺等器官损害、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肠炎等,远期可有吻合口狭窄、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对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7岁。因上腹疼痛近二个月,发现上腹部有肿块一个月于一九七三年元月十一日入院。入院前二个月,无明显诱因感上腹偏左疼痛,痛持续存在,阵发性加剧,初为胀痛,后逐渐转为刀割样难于忍耐,痛可向左腰呈带状放射,痛时伴呕吐所食之物及酸水,痛后大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