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用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片,每次50mg,qid,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60例。对照组50例,用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片治疗作近期对照。桂利嗪组平均中止腹泻时间为3.8d,对照组平均12.1d,2组对照有明显差异(P<0 001)。桂利嗪组尚有明显镇痛、中止粘液便等疗效,对照组无此疗效。另对8例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病人作了试治,发现桂利嗪尚有明显止血作用。其中65例减量服用该药6mo,停药1yr,总长期缓解率77%。本药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止痛疗法甚多,有时还不太理想,随着疼痛机转的新认识和消化道受体研究深入,新的止痛药物的研究和老药新用的探索在所必然。我们自1982年~1985年10月对40例胆绞痛患者试用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治疗,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男11例、女29例,年令18~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1年至1984年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其中男14例、女28例.水肿型40例,出血型2例.40例急性胰腺炎均根据血、尿淀粉酶和B 超确诊。2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根据明显腹膜刺激症、休克、血性腹水、肠麻痹、腹水淀粉酶、低血钙、高血糖等确诊.治疗方法1.酚苄明:按1~2mg/kg 静滴或静推;2.酚妥拉明:按0.3~0.5mg/分钟静滴;3.妥拉苏林:25mg/次,4~6小时肌注一次,以上任选一种,疗程3~7天,平均4天,部分病例剂量(?)增加60%病人禁食24~48小时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已不少,但真正理想的不多,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新的疗法探讨在所必然。我院自1981年以来,随机用钙通道阻滞剂——肉桂嗪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该病42例,现将此二组治疗结果对比观察如下:80例中单纯水肿型78例,出血坏死型2例;伴胆石症19  相似文献   
5.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止痛疗法甚多,有时还不太理想,随着疼痛机转的新认识和消化道受体研究深入,新的止痛药物的研究和老药新用的探索在所必然。我们自1982~1985年10月对40例胆绞痛患者试用a—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治疗,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男11例、女29例;年龄18~50岁;胆道蛔虫症27例、胆总管结石9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例。 诊断指标:1、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2、以往诊断明确如胆囊切除术等。3、B-型超声波检查相应诊断报告。4、排除其它腹型绞痛。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男患,戴某某,25岁,住院号1209。因腹痛、腹泻、血便一周于1990年6月18日入院。患者于一周前无任何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腹泻每月4~6次。为脓血便、水样便或褐色便交替出现,伴里急后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否认不洁饮食。患者于5年前有不规则腹痛、腹泻、血便史。一般2~3天停止,未作任何检查。家族中无类似病者。先后在院外按“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治疗无效,于1990年6月18日转入本院。入院检查:T36.5℃,P72次/分,Bp16/10kPa.神清,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平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脐右侧触及索条状包块,界限不清,无明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张××,男,22岁,江苏省吴县人,农民,住院号85975。因高热、便血6天于1985年3月14日入院。患者不规则发热、关节酸痛、腹痛、腹泻已5个月。发热为间歇性,体温37.5°~39.5℃,上腹部隐痛,时有黄色稀便,无脓血,3~4次/天,排便后腹痛缓解,未引起重视。两侧膝关节酸痛,呈游走性,以大关节为主,曾在本院门诊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625单位,血沉25毫米/1小时,近6天来高热达39℃,大便有鲜血,量不多,不咳嗽。纳减,乏力。家族中无类似病者。入院检查:体温35.5℃,脉搏72次,血压120/70毫米柱汞。神清,消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及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2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36,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快,复查脑CT无软化灶,无穿透性损伤,生存率明显提高,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随机与用654-2治疗的31例EHF性ARF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全部存活,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存活病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提示大剂量西比灵加酚妥拉明治疗重症EHF性ARF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玉桂苯哌嗪(Cinnarizinum)商品名为"脑益嗪",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方面文献尚未见报告。我们1981~1984年6月对44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显著,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17~70岁。病程2~24年。中等量咯血者10例,频发小略血者34例。住院5例,门诊观察39例。治疗方法脑益嗪50mg 一日三次口服,中等量咯血者加倍服用,近期疗程一周,血止后长期或间断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