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简称再障,是一组因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的虚劳,血证范畴。再障的基础研究已涉及到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但临床治疗却进展缓慢。在70年代,国外此病的死亡率还在70%左右,而完全治愈率只有10%。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取得较好疗效。但尚未普及。 国内将再障分急性和慢性二型。急性目前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治疗还在摸索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是条有前途的道路。慢性再障的中西医治疗已渐趋成熟,补肾法是公认为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病人患高血压极为普通,比一般人多2~3倍。有高血压存在,对治疗这两种慢性病又增添新的困难。本文着重讨论治疗糖尿病病人的高血压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合理处理这些病人的血压升高。在病人保健中出现的问题已知性机能障碍是糖尿病和药物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目前倾向于把糖尿病病人性机能障碍只归因于糖尿病本身,并且,研究性机能障碍的医源性因素进展极慢。性机能障碍有三种主要原因:(1) 器质性,(2) 药物引起,(3) 心理性。迄今仍认为性机能障碍主要来自心理因素,其实,绝大多数病人有明显的器质性和药源性因素。目前,引起性机能障碍的药物还被广泛使用,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降压药。  相似文献   
3.
陆××,女,35岁,1983年4月于安徽某院确诊为“再障”,后转上海某医院,骨髓诊断为增生型再障。经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于1983年10月来我所诊治。当时血象:血红蛋白6克%,白细胞2,200/立方毫米,中性67%,淋巴球32%,酸性1%,血小板3.2万/立方毫米,网织红细胞0.5%。证见头晕乏力,面灰无泽,眼圈黯黑,不耐久立,耳鸣,口干舌炙,晨起口苦,午后嘴甘,潮热,心烦易怒,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小便白浊,手指发麻,时有手脚抽搐,梦多易忘,腰痠腿软。舌有紫斑、苔黄厚,脉沉细涩。病属肾虚血涸之征。治宜滋阴补气益血,活血化瘀。大黄(?)虫丸早晚各6克。同时服用煎剂:紫丹参、首马各30克,鸡血藤100克,粉丹皮、莲子心、赤芍、白茯苓、补骨脂、当归、潞党各9克,黄芪、女贞子各60克,炒白术、菟丝子各18克。煎剂随证加减合丸药连续服至1984年1月。复查:血红蛋白9.5克%,红细胞322万/立方毫米,白细胞2,900/立方毫  相似文献   
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Composita (SSC) on bone marrow hematopoiesis in child aplastic anemia (AA).Methods 31 cases of AA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SSC for 24 month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bone marrow and the amount of CD_(34) positive cells before or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14 cases of normal 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87.1% (27 in 31 patients). The volume of nucleated cell in bone marrow (27.4±9.9vol% before treatment vs 44.6±31.5 vol% after treatment), granulocytes (36.0±9.9% vs 46.2±12.9%), megakaryocytes(3.3±7.2 vs 28.5±40.5 cells in bone marrow sections) and CD_(34)~ cells (0.9±0.5% vs 2.0±0.7%)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 or P<0.05).Conclusion SSC has stimulative effect, which possibly acts at the level of stem/progenitor cells, on the bone marrow hematopoesi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斑饮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斑饮治疗ITP 119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象变化、出血症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消斑饮治疗同时,停用其他治疗方案情况,包括糖皮质激素。结果 119例ITP经6~18个月的治疗,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都比治疗前升高。完全缓解(血小板≥100×109/L)57例,有效(血小板≥50×109/L)27例,无效(血小板50×109/L)35例,总有效率70.6%。治疗1个月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消斑饮治疗前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有70例,快速撤除激素后未出现激素撤除危象。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不良反应。期间,7例怀孕,生产顺利。结论消斑饮是一种不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改善出血症状,稳步升高血小板中医治疗ITP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较为难治的一种血液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笔者在临床辨证治疗中发现 ITP 患者都有血瘀征象。故自拟消斑饮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文33例 ITP 患者均符合基层医刊1984年第1期第45页所刊登的诊断标准。男18  相似文献   
7.
2例同胞姐弟患严重的隐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有椭圆形,小球形,薄红细胞及裂红细胞等异常,其父母系近亲婚配。父母均有轻度的红细胞形态改变,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全家人的热溶血试验正常。作者对其中一例作了红细胞膜研究,红细胞膜蛋白4.1减少30%。蛋白3电泳带异常:较浓,较窄及轻度向正极移位,4.1/3比率减少,4.1/4.2比率减少。但即使在溶血状态,其4.1a/4.1b比率仍正常。患者的唾液酸糖蛋白分析和红细胞膜内蛋白分析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鸡血藤复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网状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尔云  邵俊 《浙江医学》1998,20(1):12-14
为了探讨鸡血藤复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微环境的影响,对42例再障患者作了鸡血藤复方治疗前后骨髓网状纤维(RF)的研究,并取17例健康志愿者骨髓作对照。经24个月治疗,有效34例,无效8例,有效率81%。治疗前多数患者(31/42)未检得RF,治疗后多数患者(27/32)检得RF。骨髓微血管和有核细胞容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多。提示鸡血藤复方不但对再障造血细胞增生有影响,还有改善骨髓微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妊娠8例临床分析浙江工学院卫生科(杭州,310014)苏尔云,汪克英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林美珍本文报告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治疗后6~12个月妊娠、及妊娠期、产后的治疗与结果。1临床资料1.18例患者的慢性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缓解后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AML完全缓解(CR)和17例部分缓解(PR)患者服用中药龙蟾慈菇汤每日1剂,羚雄嘌呤散每月7剂,DA(或HA)方案每年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骨髓(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细胞。并随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经本方案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人数明显增加(治疗前WBC≥4.0×10^9/L者为46%,Hb≥120g/L者为17%.PLT≥100×10^9/L者为63%;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70%、46%及85%,P<0.05,P<0.01),骨髓有核细胞容量(vol%)明显增加(治疗前后分别为35.83±28.42、60.46±17.73,P<0.01);HLA—DR细胞也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分别为[(10.55±4.95)%、(14.84±4.94)%,P<0.01];而残留白血病细胞1年来未见增加[治疗前为(5.90±5.09)%,治疗后为(5.82±2.42)%,P>0.05];患者最长DFS为123个月。3年生存率(64.15±1.96)%.5年生存率(51.19±16.25)%。结论:本研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利于延长AML完全缓解后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