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珍丹致肠套叠7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几乎均为原发性。多由肠蠕动紊乱所致 ,而七珍丹引起的肠套叠较为罕见。从1997年 6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了 7例肠套叠 ,均由于服用七珍丹所致。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  7例患儿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个月~ 2 5岁。 7例患儿均因纳差、便干、尿黄口服七珍丹 ,4例口服剂量均大于七珍丹说明书用量 (如 4个月 1次服用 7粒 ;6个月服10粒 ;1 5岁和 2岁各服 2 0粒 ) ,余 3例具体服药量不详。本组病例住院分别主诉为 :阵发性哭闹 ,面色发灰 ,精神欠佳 ,粘液血便 1例 ;单纯性血便伴呕吐 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宝儿康散对于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的腹泻症状治疗作用,以及缩短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15家中心共入选受试者168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加倍剂量组、原剂量组和对照组(止泻灵颗粒)。疗程为5 d。评价腹泻症状疗效、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腹泻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89.29%、原剂量组为69.09%、对照组为65.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位止泻时间,加倍剂量组为4 d、原剂量组为5 d、对照组超过5 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短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94.64%、原剂量组为89.09%、对照组为81.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中,在大便稀溏、便次增多方面,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仅原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1.79%,经研究者判断,与试验用药无关。[结论]宝儿康散剂量加倍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具有改善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疗效优于止泻灵颗粒以及原剂量宝儿康散,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吉他霉素与乳糖酸红霉素对照治疗支原体肺炎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保玲  毋末丽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154-1155
目的:评价酒石酸吉他霉素和乳糖酸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4例支原体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酒石酸吉他霉素治疗组(n=34)与乳糖酸红霉素对照组(n=30),分别静滴酒石酸吉他霉素6~14mg·kg-1·d-1,qd和乳糖酸红霉素30~50mg·kg-1·d-1,疗程均为2~3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胃肠道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静脉滴注稀释液体较红霉素少,缩短了用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结论:酒石酸吉他霉素可以代替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4.
胃复安致小儿椎体外系症状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复安作为止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小儿应用后可引起椎体外系表现[1] 。我院自 1994年 4月~ 1998年 11月共收治胃复安引起椎体外系表现 31例 ,其中误诊 12例 ,误诊率为 38.7%。为准确认识胃复安引起椎体外系表现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现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为 5月~ 13岁 ,其中 <5岁 5例 ,7~ 8岁2例 ,~ 10岁 3例 ,11~ 13岁 2例。椎体外系发生原因皆为医源性。口服 11例 ,肌注 1例 ,剂量均大于 0 .5mg/kg。服药 1次后出现症状 2例 ,3次以上 10例。出现症状最短 4小时 ,最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主要由感染、热卡不足、缺氧、寒冷损伤等引起.是引起本地区新生儿疾病死亡原因之一.为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们将1991年4月至1999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了临床治疗分析,对一部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将治疗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我们将7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分为三组,中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治疗组。结果显示:轻度黄疸(总胆红素在20μmol/L以下),三组间在退黄时间,肝功恢复时间和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黄疸(总胆红素在20~25μmol/L)中,西药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西药组(P<0.05),重度黄疸(总胆红素25μmol/L以上),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亦优于中、西药组(P<0.01)。结果提示,轻症患儿可单用中、西药治疗,而中、重度患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宝儿康散对于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的疾病疗效、缩短病程作用和中医证候改善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16家医疗机构纳入受试者360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止泻灵颗粒)。分别给予不同的试药,疗程为3 d。观察疾病疗效、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疾病疗效总有效率,高剂量组为87.29%,低剂量组为76.67%,阳性对照组为66.67%,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位止泻时间,高剂量组与低剂量均为3 d,阳性对照组未观察到中位止泻时间,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均短于阳性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高剂量组为92.37%,低剂量组为86.67%,阳性对照组为77.50%,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中医单项症状(大便稀溏、便次增多、肢体困倦、神疲、食欲不振和面色少华)总有效率,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试验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其中低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发生率1.67%;阳性对照药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2.50%,研究者判断所有不良事件均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 加倍剂量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脾虚湿困证),疗效优于原剂量宝儿康散和止泻灵颗粒,具有缩短腹泻病程、改善中医证候和中医单项症状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儿童外伤性基底节区梗塞11例报告附院儿科(046000)苏保玲临床上中老年人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基底节区梗塞多见。儿童外伤性基节区梗塞报道并不多见,1989年5月至1995年11月我院共收治本病1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现结合文献就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以下简称新生儿高胆 )是新生儿期的常见危重症之一 ,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 ,造成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为了明确我区的新生儿高胆的病因 ,探索在基层医院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我们对 1 1年来我科收治的 86例新生儿高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6例中 ,男 66例 ,女 2 0例。男∶女 =3∶1 ,发病日龄 :新生儿早期 (生后 7d以内 ) 36例 ,新生儿晚期 (生后 7d~ 2 8d) 50例。原发病 :新生儿早期的 36例中 ,感染性疾病 1 9例 ,新生儿溶血症 8例 (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 5例 ,RH溶血 3例。头颅血肿 6例 ,新…  相似文献   
10.
<正> 患儿,女,1岁。因细菌性痢疾住某县医院用氨苄青霉素0.5克。一日二次肌注,五天后全身出现皮疹,经一般抗过敏治疗后皮疹减少,皮疹后即停用氨苄青霉素。五日后患儿又出现脓血便,经氨苄青霉素皮试阴性后。再次给氨苄青霉素0.5克肌注,二小时后全身又出现大量皮疹。同时出现气短,呼吸困难,青紫,立即用非那根,激素,吸氧等治疗,皮疹不减退,全身逐渐出现水疱,继之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