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眼震电流描记术,对16例先天性和10例后天性眼球震颤患者进行了多项试验检查。结果表明,两者在凝视性眼球震颤、扫视和视跟踪反应,以及视动性眼球震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认为,此项技术可对两类眼球震颤作出较为客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肖瑞春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90-791,794
目的:分析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方法:用谈话法和改良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各级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老年性耳聋助听后对助听器的认知状况。结果:126例老年性耳聋患者分为对耳聋漠视、焦虑、抑郁和有自闭倾向等4种心理表现。助听后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有认识偏差。表现为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和对助听器反感等。结论:充分了解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和对助听器的认识偏差,以便更好地进行老年性耳聋的早期干预和听力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弦角加速度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正弦角加速度试验(sinusoidal angular acceleration test,SAA)的历史、刺激模式、常用术语、正常反应及非前庭因素的影响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认为 SAA 试验已成为常规前庭机能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某些方面优于常规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  相似文献   
4.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多发病。据我所听力门诊1963~1964年两年内,明确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聋2,851例分析,耳毒性抗菌素致聋占15%(其中链霉素致聋14.8%;新霉素致聋0.2%)。1974~1975年听力门诊再次分析11,608例初诊病例,药物中毒性聋在感音神经性聋发病因素中居首位(19.8%)。近年来聋哑学校致聋原因调查中发现,药物中毒导致聋哑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前后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配戴助听器前后老年性聋患者的心理表现。方法用谈话法和改良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各级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的心理表现,以及老年性聋助听后对助听器的认知状况。结果12例老年性聋患者分为对耳聋漠视、焦虑、抑郁和有自闭倾向4种心理表现。助听后的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有认识偏差,表现为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和对助听器反感等。结论充分了解老年性聋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和对助听器的认识偏差,以便更好的进行老年性聋的早期干预和听力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方法用谈话法和改良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各级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老年性耳聋助听后对助听器的认知状况.结果126例老年性耳聋患者分为对耳聋漠视、焦虑、抑郁和有自闭倾向等4种心理表现.助听后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有认识偏差.表现为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和对助听器反感等.结论充分了解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和对助听器的认识偏差,以便更好地进行老年性耳聋的早期干预和听力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扫描电镜和连续半薄切片的观察,对豚鼠椭圆囊斑微纹区和边缘区的毛细胞损伤后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豚鼠的椭圆囊斑微纹区的感觉细胞主要是Ⅰ型毛细胞,连续12天皮下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豚鼠椭圆囊斑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微纹区,损伤后较长存活期实验组豚鼠的椭圆囊斑微纹区中,形态类似Ⅱ型毛细胞的感觉细胞占绝大多数。提示这些类似Ⅱ型毛细胞的感觉细胞是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毛细胞。  相似文献   
10.
应用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测量仪(VSMS),对20例正常青年人及63例眩晕伴平衡功能障碍者进行了静平衡状态下客观量化测试。63例病人中,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17~71岁。其中,前庭神经元炎20例,药物中毒性耳聋12例,椎-基底功脉供血不足24例,脑部疾患7例。经VSMS测试结果显示:外周性与中枢性损伤在图型及轨迹的数值上有明显不同。表明VSMS在眩晕疾病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