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消纤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医院诊治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6例,其中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消纤汤,中医组常规西药+消纤汤+穴位贴敷,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9)、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含量、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医组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9)、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含量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肺总量(TLC)、及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西医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使用消纤汤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PGE2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蓬草除痹汤高、中、低剂量纽、雷公藤组及空白组,观察6周,评价蓬草除痹汤对CIA大鼠右足踝关节肿胀度的抑制作用,对体重及外周血清1L-1βα、TNF-α及PGE2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可显著抑制大鼠右足踝关节肿胀的程度(P〈0.01,P〈0.05);蓬草除痹汤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大鼠体重增加速度(P〈0.01,P〈0.05);各用药纽改善血清IL-1β、TNF—α及PGE2水平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其中蓬草除痹汤中、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雷公藤多甙片组(P〈0.05)。结论:蓬草除痹汤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TNF—α及PGE2的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CIA)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建立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蓬草除痹汤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及空白组,各组连续给药6W,观察对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评分,从滑膜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4个方面评价大鼠关节滑膜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蓬草除痹汤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组对滑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蓬草除痹汤可以降低CIA大鼠滑膜的病理学评分,抑制滑膜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联合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FIB、DD等指标均较其治疗前降低(P0.05),均低于对照组的同一指标(P0.05),对照组如上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FIB、DD指标的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14例患者的证候和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对相关证候进行聚类分析后归为5类,分别为:虚实夹杂(43.9%)、肝肾亏虚(19.3%)、寒湿阻络(16.7%)、湿热阻络(9.6%)、痰瘀阻络(8.8%)。结论:聚类分析得出的辨证分型与文献报道相近,临床辨证与聚类分析后的证型分布符合率为92.9%。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抗炎机制。方法:选取60只3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和大黄素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不完全氟氏佐剂及牛Ⅱ胶原乳化剂制成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大黄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40 mg/kg和80 mg/kg大黄素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持续14 d。造模与给药期间每周检测各组大鼠足肿胀度,计算足肿胀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各组大鼠滑膜病理学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大鼠关节组织中高迁移族转移蛋白1(HMGB1)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及Bcl-2关联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足肿胀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大黄素低剂量、中剂量干预后,足肿胀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1),高剂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滑膜细胞增生评分、炎症评分、血管新生评分及总病理评分,HMGB1、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高剂量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体内炎症反应同时抑制关节组织细胞的凋亡,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肾除痹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62例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喋呤、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益肾除痹汤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理化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晨僵持续时间、双手握力、疼痛指数、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改善明显,同时ESR、CRP和RF也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