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辨证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疗效。方法:将73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抗炎止痛方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效果。方法将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炎止痛方(羌活、独活、防风、细辛、豨莶草、制川乌、陆英、僵蚕、白芥子、露蜂房、徐长卿根、九节茶),治疗3个月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50.0%),好转27例(40.9%),未愈6例(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28例(43.8%),好转22例(34.4%),未愈14例(21.9%),总有效率78.1%,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炎止痛方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王澎澎  萧美茹 《陕西中医》2007,28(3):293-29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术后发热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为气阴两虚、血虚、营卫失调、食积及感染邪毒5型辨证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辨证治妇科术后发热应以病因治疗,以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抗炎止痛方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效果。方法将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炎止痛方(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稀莶草、制川乌、陆英、僵蚕、白芥子、露蜂房、徐长卿根、九节茶),治疗3个月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50.0%),好转27例(40.9%),未愈6例(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28例(43.8%),好转22例(34.4%),未愈14例(21.9%),总有效率78.1%,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炎止痛方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屑病关节炎(Ps A)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炎症指标、细胞因子相关性。[方法]将62例确诊为Ps A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内蕴证、寒湿阻络证、阴虚血燥证,检测各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7、IL-23等指标,研究其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Ig A、Ig G、Ig M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患者ESR、CRP、TNF-α、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寒湿阻络证及阴虚血燥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免疫功能状态与中医证型存在关联,炎症指标和细胞因子可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药二活附子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78例AS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活附子方,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疗程12周,疗效评价采用ASAS20、ASAS40及BASDAI50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 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 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患者总体评价( PGA)、红细胞沉降率( ESR)及C反应蛋白( CRP)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达到ASAS20标准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达到ASAS20、ASAS40、BASDAI50标准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PGA均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活附子方治疗AS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取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TC、TG、LDL-C、HDL-C、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峰/A峰比值(E/A)及中医证候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TC、TG、LDL-C均降低(P0.05),治疗组HDL-C升高(P0.05),两组LVEF、E/A值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C升高,LVEF、E/A值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0.0%(36/40),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P=0.028)。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辅助降糖、协同调脂、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8例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加用双合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和肿胀指数、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晨僵时间缩短,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减少,关节疼痛指数和肿胀指数降低,血清中MDA和LPO水平降低,SOD和TAOC水平升高,IL-6和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AF和PLT水平降低,PAF-AH增加(P <0.05),且各指标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5)。结论 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可减轻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nemia,RA-A)的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和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50~ 17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在大鼠左后肢足趾注射生理盐水0.625 ml/kg;模型Ⅰ组同一部位注射2.5 mg/ml的Ⅱ型胶原1.5 ml与5 ml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乳化液0.625 ml/kg;模型Ⅱ组在模型Ⅰ组的基础上,于大鼠左侧大腿肌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25 μg/kg构建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以关节肿胀度和大鼠体重;并于造模第39天,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第2、5、10、17和39天模型Ⅰ组和Ⅱ组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踝关节肿胀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第10、17和39天,模型Ⅱ组RBC和HGB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P<0 01),且模型Ⅰ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第39天,模型Ⅱ组IL-6、IL-1、TNF-α和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P<0.01),且模型Ⅰ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Ⅱ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严重.结论 本研究方法成功获得RA-A的动物模型,是适合研究RA-A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