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红斑狼疮皮损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红斑狼疮皮损区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红斑狼疮皮损区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CD4 T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存在CD4 T细胞活性增强,CD8 T细胞功能抑制,从而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3.
王军  王满良 《心电学杂志》2000,19(4):218-219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2h入院。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当天心电图Ⅱ导联呈qR型,Ⅲ、aVF导联呈QR型,ST段弓背型抬高0.25mV,Ⅲ、aVF导联ST段弓背型抬高0.35mV(图略)。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P_P间期基本规整,0.56~0.60s,频率100~107次/min。P_R间期呈短长两种,分别为0.16~0.24s和0.32~0.48s,互差>0.06s,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由梯形图可见,心室脱漏后的短P_R间期长短不一,但心室脱漏后的QRS波群有较固定的偶联间…  相似文献   
4.
<正> 脑血管病(CVD)急性期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国内外已有报道。我们对我院1988年10月至1990年12月收治的196例CVD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探讨CVD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其危险性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CVD的诊断按第三次全国神经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蕊  王满良 《河北医药》2008,30(7):1015-1015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喘憋,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脉细而快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常见于2岁以内小儿,很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心衰、呼衰,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处理.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且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的首位感染性疾病[1]。我们通过以"心痛定、654-2、维生素A(VitA)"联合佐治小儿肺炎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的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7.
王满良 《河北中医》2013,35(8):1209-1211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子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传导波幅及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2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波幅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波幅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减轻DPN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和传导波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较好疗效。但胶原酶溶盘术后,部分患者近期内出现症状反复,有的患者1个月甚至半年才稳定疗效。我们联合应用盘内注射臭氧与胶原酶盘外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丹参注射液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牛磺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显效3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纽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心电图,降低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对我院1989~1991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178例心血管急症病例加以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心血管急症中的病因及其影响死亡的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资料与分析一、一般资料:男113例(63.5%),女65例(36.5%)。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89岁。其中14~19岁1例,20~29岁9例,30~39岁18例,40~4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