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lebral fractures,OVF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人口平的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1-2].随着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彤术的开展,人们发现骨质疏松件椎体骨折同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不愈合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标准正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表现。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成单个椎体。直视下沿椎弓根轴线置入导针。测量分析下列数据:标准侧位X线片显示导针达到椎体后壁及椎弓根中段时,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距离与椎弓根投影最大横径的百分比。另选4具T9~L5脊柱标本,根据上述数据,X线分步监测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位于椎弓根中段时的百分比为(49.16±1.84)%~(51.83±2.53)%,各节段及左右侧椎弓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针位于椎体后壁时的百分比为(61.13±6.09)%~(74.68±6.13)%,左右椎弓根之间、T10 ̄T12之间、T9与L1 ̄L5之间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 ̄12与T9、L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植入72枚螺钉,68枚位于椎弓根中心,4枚穿破椎弓根,穿破率5.56%。结论: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比值能间接表达椎弓根轴线,可为经椎弓根手术确定正确的进针轨道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疣壁虎精子超微结构,探讨爬行类精子进化规律.方法: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多疣壁虎的精子.结果:多疣壁虎精子总长度约65~75 μm,头部弯曲长约27~30μm,尾部约 40~47 μm.用透射电镜观察多疣壁虎精于超微结构,可见其精子具有以下特点:顶体复合体由顶体帽、顶体下问隙、穿孔器、中央管、顶体下核帽5个部分组成;中段的轴丝复合体与线粒体鞘之间具有微管鞘(microtubule sheath)结构,线粒体鞘向后延伸包围主段,形成终环后隐窝结构;主段具有厚的圆筒状纤维鞘.结论:多疣壁虎精子超微结构比较研究显示爬行类精子具有种的特异性,提示了爬行类可能为多源起源.  相似文献   
5.
急性阑尾炎系外科常见病.一般均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一部分患者因就诊不及时、误诊、并发其他不宜手术的疾病、不愿意手术治疗等原因而发展为阑尾脓肿。我们从2002—3~2004—2月间,共对37例阑尾脓肿进行了观察,认为B超对阑尾脓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疗效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现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患者25例(A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5~67 (49.84±9.11)岁;经皮入路患者27例(B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1~66(48.44±11.0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Cobb角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20(90,136)min、2(1,3)d,均短于B组的144(110,220)min、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2例)少于B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间术前、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术后第3天VAS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骨折畸形及远期腰背部疼痛上无明显差异,但经皮入路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更严重、下地时间更晚,相较于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骶骨脊索瘤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及三者的相关性,为骶骨脊索瘤的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人骶骨脊索瘤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利用CD34标记组织中的新生血管.[结果]①Survivin、VEGF在骶骨脊索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76.7%,均高于瘤旁组织(P<0.05).骶骨脊索瘤中MVD值(27.2±10.70) /mm2高于瘤旁组织(8.90±3.11) /mm2(P<0.05);②Survivin阳性表达的骶骨脊索瘤组织中MVD值(30.71±10.35) /mm2明显高于Survivin阴性组(19.00±6.25) /mm2 (P<0.05).VEGF阳性组MVD值(29.43±10.87) /mm2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19.86±6.18) /mm2(P<0.05);③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9,P=0.005);④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有无局部浸润、是否复发相关(P<0.05).[结论]骶骨脊索瘤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较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骶骨脊索瘤中的MVD均呈正相关,二者对骶骨脊索瘤的血管生成可能起协同、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lebral fractures,OVF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人口平的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1-2].随着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彤术的开展,人们发现骨质疏松件椎体骨折同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不愈合现象.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医学影像技术、脊柱生物力学及人工骨的研究进展,推动了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方法和理念的发展。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及胸腔镜辅助前路固定等微创技术被应用到胸腰椎骨折治疗中[1]。另外,随着脊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出现,人们开始重视对伤椎的治疗,如在伤椎中植骨[2],以提高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