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疾病之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伏峰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95-496
四缝为经外奇穴 ,在第 2~ 5手指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 ,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疾、百日咳和肠虫症等。笔者近年来在儿科临床中 ,对四缝穴临床功效进行探索 ,发现以点刺四缝穴为主可治疗多种小儿急慢性疾病 ,且疗效显著。操作方法 :仰掌伸指 ,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至骨 ,尽量挤出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使出血。每日或隔日针刺 1次 ,3~ 5次为 1疗程。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 哮喘黄某某 ,男 ,4岁。1 998年 3月 2 0日诊。患儿自幼有哮喘夙根 ,近 2日因外感风寒而哮喘不已 ,胸部窒闷 ,哮鸣气促 ,体温 3 8.9℃ ,…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所遇厌食小儿,临床多表现为厌食、拒食,胃脘或脐周胀满疼痛,或有呕恶,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或厚腻,脉濡数。符合脾胃湿热的辨证标准。现就该型厌食辨证施治的粗略体会浅述如下。1 辨证标准 笔者对小儿厌食中脾胃湿热型的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标准——湿热证”(1989年,南昌)。①主症: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尿黄,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②次症: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③舌脉: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④辨证:具备主症2项,舌脉基本符合,或  相似文献   
3.
耳尖点刺放血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尖穴位于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其下有耳颞神经及耳后动脉。按照尉迟静氏耳廓微经络循行路线之研究,以为耳尖由肝经所主。笔者根据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的特点,每遇儿科疾病中的实热证,运用点刺耳尖放血,使邪热外泄,达到气...  相似文献   
4.
试论小儿变蒸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王伏峰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30-531
根据生物全息穴位分布的全息律,鼻区肺穴位于两眉之间(即印堂穴处).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鼻区肺穴并结合穴位放血疗法,治疗多种反复难愈的慢性鼻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外热像技术在儿童哮喘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探索红外热像技术在儿童哮喘病分型中的应用,笔者于1996年12月~1997年6月凭借现代高科技的TY医用红外热像仪对50例哮喘病患儿和50例健康儿童进行甲状腺、大椎、指端的温度测定,以冀从中找出规律,为哮喘病分型提供客观数据。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观察对象 50例均为哮喘专科就诊的患儿。参考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42〕,排除结核菌感染等特殊疾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7岁;反复哮喘6个月~1年5例,1 ~2年12例,2 ~3年7例,>3年26例;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