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新鲜骨折的处理,国内外学者意见不一致,在处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上都有很多的不同看法.本院外科在学习祖国医学治疗骨折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伤骨科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富有科学性的理论基础.近三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合作的方法以中药外敷、内服和局部外固定等,治疗72例四肢骨折,疗效尚称满意;今将初步经验与体会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58年10月中旬至1959年7月中旬,单纯施行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100例,兹将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性别及年龄:本组病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67岁。入院时腹痛最早者2小时,最迟者9天。诊断:一般患者都有较明显的急性阑尾炎症状,是根据(1)症状、(2)体征、(3)实验诊断三个方面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针刺足三里(双)及气海穴,手法为中~强刺激,并根据针感强弱不同分别采取不留针、留针15′或用电麻仪刺激。对应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者,待下半身感觉恢复、对应用全身麻醉者,待神志清醒即可施行针刺。  相似文献   
4.
腹腔各脏器受腹内压之影响,而由先存於腹壁弱点或空隙处脱出。此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疝。脱出部分大都为腹膜所包含之肠段及网膜一部分。脱出於腹腔外之肠节,每因食块或气体之推人以及腹壁疝环之收缩常致不易复位,而形成脱出部分绞窄及坏死,即成为坏疽性疝。病理普通无并发症之疝,常可使之复位。但若病者经常佩用疝气带,或脱出腹段所含物重量逐渐增加时,则因压力关系,致使腹膜囊与肠滑膜发生粘连。同时由於脱出部分之活力减低及细菌活跃增加,可引起发炎,甚至穿破而成局部或全面的腹膜炎。各种疝之并发症,最严重者首推绞窄性。因其  相似文献   
5.
急性腰扭伤(腰部肌肉劳損)是劳动人民最常見的一种外伤。本院在近二年余来,采取祖国医学伤科手法为主,中西医綜合治疗急性腰扭伤162例,获得了滿意的疗效,故提出报道,以供参考。临床資料分析一、年龄与性別:年龄最小17岁,最大75岁,20~40岁之間較多,符合于一般体力工作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4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有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分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但术后第8天,患者左下腹部突发剧烈疼痛,伴有腰背部胀痛及严重呕吐,发生轻度休克。经检查疑为胃切除术后内疝所引起的肠梗阻,立即再进行剖腹探查,发现乙状结肠自右至左穿过胃肠吻合处与横结肠之间空隙突出呈绞窄性肠梗阻。突出的肠曲中度膨胀及水肿,肠壁呈轻度紫钳,尚未坏死,将乙状结肠复位后,肠壁血循环而逐渐恢复正常,遂将胃空肠吻合的输出空肠袢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以丝线是断缝合数针,手术后经过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急性腰部肌肉损伤是劳动人民最常见的一种疾患。患者痛苦难忍,影响工作。本院在1960年5月至1962年8月间,共治疗本病162例。兹初步报导如下,以供参考。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5岁;以20—40岁之间最多(见表1),符合于一般文献报告。性别以男性为多,有135例,女性仅27例。  相似文献   
8.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急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腹部疾病,不独施行手术的外科医师对之很重视,即内科医师亦然。此病常由内科医师先行诊视,其早期诊断与及时的外科手术是非常重要的,而外科手术治疗的需要与时间系决定於正确的诊断。关於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症的症状,各教课书中均有详细的叙述,故无重述的必要,兹将有关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略加讨论如下。诊断的要点1.病史的询问:当一病人,特别是以往曾有溃疡病史者,发生腹部剧痛,先起於上腹部时,则应想到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可能。2.疼痛: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剧烈腹痛,为痉挛性,为刀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