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的正确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简称NUD)是以上消化道动力学异常为主要发病机制的消化系症候群。体表胃电图一般认为对了解胃的病理生理状态,对诊断胃的功能性疾病有一定的价值,在慢性胃病中又因中医证型不同而有不同的胃电图表现。目前尚未见到有关NUD的胃电图变化的报告,为此,作者检测了100例NUD患者的体表胃电图,并观察了后者与中医证型的关  相似文献   
3.
1、起源:从战国到秦汉,中药熏蒸疗法开始了在痹证中的运用,《灵枢·寿夭刚柔》提出“溃形”,即熏蒸,为熏蒸治疗痹证开辟了先河,并记载了使用椒、姜、桂和酒煮沸熏蒸治疗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的痹证,为后世进一步研讨奠定了基础。2、发展:晋代,中药熏蒸疗法已成为治疗痹证急性疼痛的常用方法,《肘后备急方》有“以水煮令浓,热灼灼尔,以渍痛处”的记载,至唐代,  相似文献   
4.
概要讨论了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并对临床最常用的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作了简要介绍,对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PILD是好发在脊柱下腰段的脊柱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它除累及椎间盘以外,还涉及椎间小关节、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出现腰痛,活动受限或下肢串痛、麻木、肌无力等,严重者还可以出现下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6.
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肿痛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缓解和消除关节肿痛、阻止骨质进行性破坏是关键。我们自1998年起在内服中药基础上采用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RA顽固性肿痛3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32例病人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男23例,女9例;年龄16~64岁,平均33.28岁;病程3个月~24年,平均5.2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美国1987年“第51届风湿病年会”修订的RA诊断标准和1988年“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RA诊断标准[1]。均经中药基础治疗 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脾虚患者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前列腺素(PG)的关系。 方法 72例慢性胃病住院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成脾虚组和肝气犯胃组,分别测出胃粘膜SOD活性,以及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_2的代谢产物6-酮-PGF_(1a)和血栓素B_2(TXB_2)的含量,分析SOD与6-酮-PGF_(1a)和TXB_2的相关性。 结果 脾虚组患者胃粘膜SOD活性为2.7±1.1 U/mg湿重,明显低于肝气犯胃组的4.2±1.7 U/mg湿重(P<0.01);脾虚组胃粘膜6-酮-PGF_(1a)含量为115.7±60.7 pg/mg湿重,亦明显低于肝气犯胃组的289.6±154.2 pg/mg湿重(P<0.01)。SOD活性与6-酮-PGF_(1a)含量呈线性正相关(P<0.05)。 结论 脾虚证患者胃粘膜内自由基代谢紊乱,表现为SOD活性及抗氧化能力低下,并且与胃粘膜PG代谢的改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病和肿瘤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风湿病与肿瘤常可合并存在,国内统计风湿病的肿瘤发生率为2.03%。现将与肿瘤相关的常见风湿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水莲  沈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91-2694
活血化瘀治则是血瘀证的特有治疗,据历代医学家活血化瘀的理论与其他治则的辩证关系,治疗了许多过去认为难以治疗或无法治疗的疾病,但是,近些年来在我们对活血化瘀疗法的深入研究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活血化瘀药物的滥用,所谓"百病皆有瘀,无病不活血",不讲求辨证论治,盲目用药。从血瘀证的本质、诊断标准及临床如何合理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以求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法的严谨性及安全性,以利于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滑膜和软骨的不同细胞及从循环血液中浸润细胞的基因产物导致的。RA属于多基因疾病,其遗传率约达30%-50%。对RA的治疗主要从调控基因的功能着手,而不是以改变与纠正基因的结构为主要手段,这非常符合中医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功能调节、纠正阴阳平衡失调的治疗观。本病属“痹证”范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1:1组成,丹参活血化瘀降香行气散瘀、消肿止痛,二药协同,可行气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改善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