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膀胱充盈后超声检查对孕晚期产妇估测胎儿体质量(EFW)测量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头位单胎产妇108例,均于分娩前1周内于膀胱充盈及未充盈时行产前经腹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并通过Hadlock公式测量EFW。结果产妇膀胱充盈时胎儿双顶径及头围的标准切面获取率为(91/108),产妇膀胱未充盈时胎儿双顶径及头围的标准切面获取率为(68/1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胎儿头围和体质量在产妇膀胱充盈、膀胱未充盈及实际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胎儿头围和体质量在产妇膀胱充盈时测量值与实际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未充盈时测量值显著低于膀胱充盈时和实际出生时(P < 0.01)。结论孕晚期产妇膀胱充盈后行经腹二维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双顶径及头围的标准切面准确率,EFW更接近出生时实际质量,可以为临床医生判断胎儿体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媛媛  杨海霞  沈晓亚 《西部医学》2018,30(1):124-127+132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 IgM检测,并将TORCH 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比较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890例行产前常规TORCH检查的孕妇中,共272例发生病原体感染,感染率为3056%。272例病原体感染孕妇中共172例为TORCH IgM阳性,阳性率为6324%(172/272)。TORCH IgM总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2例TORCH IgM阳性产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38例发生子宫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2209%(38/172)。890例孕妇中共741例为正常分娩,TORCH阳性率为1147%(85/741);另149例为妊娠结局不良,其中TORCH阳性率为5839%(87/149)。正常分娩孕妇TORCH阳性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结合TORCH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可有效检出子宫胎儿发育异常情况,临床医生需加强孕妇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的认识,注意不同病原体特点,做好产前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元晨  李娟  王丽娟  沈晓亚 《安徽医药》2024,28(6):1097-110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早产大鼠并发绒毛膜羊膜炎( CA)的改善及对胎鼠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于 2021年 10月至 2022年 4月取 40只 SD孕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CA组、黄芪多糖组、联合组,各 10只。 CA组、黄芪多糖组、联合组孕鼠羊膜囊均注射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 40 μL(含脂多糖 1 μg),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 40 μL。联合组孕鼠腹腔注射黄芪多糖( 800 mg/kg),尾静脉注射表皮生长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通路激动剂(EGF)](10 μg/kg);黄芪多糖组腹腔注射黄芪多糖( 800 mg/kg)1h后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 CA组腹腔、尾静脉均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 1次,干预 2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胎鼠肺功能;苏木精 -伊红(HE)染色检测胎肺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胎肺组织 p38 MAPK、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肺组织 p38 MAPK、磷酸化 p38 MAPK(p-p38 MAPK)、 ERK1/2、磷酸化 ERK1/2(p-ERK1/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 CA组比较,黄芪多糖组胎盘组织 TNF-α[(192.73±23.67) μg/L比( 371.05±45.33)μg/L]、 IL-6水平[( 241.55±19.94)μg/L比( 512.48±43.16)μg/L],吸气峰值流速( PIF)[( 96.39±9.78)mL/s比( 126.45±15.41)mL/s]胎肺组织 p-p38 MAPK/p38 MAPK(0.15±0.02比 0.87±0.12)、 p-ERK1/2/ERK1/2(0.22±0.03比 0.81±0.09)降低,每分钟通气量( MV)[,(0.20±0.02)mL比( 0.16±0.02)mL]、潮气量[( 4.14±0.46)mL比( 3.51±0.3)mL]、呼气峰值流速( PEF)[(214.28±23.81)mL/s比( 180.45±16.93)mL/s]升高( P<0.05);与黄芪多糖组比较,联合组胎胎盘组织 TNF-α[(293.24±27.35)μg/ L比( 192.73±23.67)μg/L]、 IL-6水平[(367.13±32.88)μg/L比( 241.55±19.94)μg/L],PIF[(119.06±11.81)mL/s比( 96.39±9.78)mL/s],胎肺组织 p-p38 MAPK/p38 MAPK(0.43±0.06比 0.15±0.02)、 p-ERK1/2/ERK1/2(0.34±0.04比 0.22±0.03)升高, MV[( 0.18±0.02)mL比( 0.20±0.02)mL]、潮气量[(3.74±0.32)mL比( 4.14±0.46)mL]、 PEF降低[(192.03±21.81)mL/s比( 214.28±23.81)mL/s](P<0.05),组间胎肺组织 p38 MAPK、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抑制 CA孕鼠炎症反应,提升早产胎鼠肺功能,并促进肺发育,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肾序贯方结合软坚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调节作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早期筛查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临床疑似高危孕妇作为实验组,另选取100例正常产检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作进一步筛查,将早期筛查出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实验A组(167例),按照是否进行早期干预再将实验A组分为B组(107例,进行干预)与C组(60例,未进行干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子痫前期发生率、B组与C组孕妇并发症情况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子痫前期发生率的8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4.67%显著低于C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0%显著低于C组的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筛查子痫前期中应重点关注临床疑似高危孕妇,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孕妇并发症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沈晓亚  李娟 《河北中医》2021,43(11):1804-1808
目的 观察复方百蛇洗剂治疗湿毒瘀结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湿毒瘀结型宫颈HPV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百蛇洗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IL-23、IL-17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CD3+、CD4+、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记录2组HPV-DNA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8/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1β、TNF-β、IL-23、IL-17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Th17、Tre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Th17、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HPV-DNA转阴率90.00%(36/40),对照组HPV-DNA转阴率67.50%(27/40),治疗组HP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百蛇洗剂治疗湿毒瘀结型宫颈HPV感染,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HP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产前筛查中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恩施州中心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11~13周单胎孕妇、且胎儿NT厚度≥2.5 mm者150例,对所有孕妇进行胎盘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不同NT厚度分析出现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差异。结果胎儿NT厚度越高,则绒毛染色体异常比例越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NT厚度测量值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随NT厚度测量值的上升而增加。NT增厚胎儿中有30例绒毛染色体异常,其中21三体所占比例最高(43.33%,13/30);120例正常绒毛染色体核型中出现4例多态性;4例核型为嵌合体,嵌合率为2.67%(4/150)。结论早期产前运用超声检查胎儿NT厚度可作为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手段,NT厚度与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胎儿NT厚度≥3 mm时应进行介入性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0例感染梅毒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临床特点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发生围产儿死亡的20例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围产儿死亡的梅毒孕产妇20例,12例(60%)孕产妇孕期未建卡,8例建卡的孕妇中仅5例(20%)正常产检,且均行驱梅治疗。20例孕妇中16例(80%)无业,仅2例为大专以上学历。分娩前梅毒血清学高滴度(RPR≥1∶8)的孕妇有15例,其中11例(73.3%)死婴为梅毒儿;低滴度(1∶8)的孕妇有5例,仅有1例(20%)为梅毒儿。20例中有14例为死胎,其中有9例(64.3%)考虑胎传梅毒;6例新生儿死亡中3例(33.3%)具有梅毒儿的特征。结论:开展围产期产检非常重要,应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孕前孕期梅毒血清筛检管理,及时行驱梅治疗,努力将梅毒对妊娠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早期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早期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甲状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流产、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糖代谢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应用于早期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功能和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以痛经或慢性盆腔痛、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和复发性,呈现恶性临床行为。中医将其归属于“痛经”、“月经不调”、“瘢瘕”等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中医治疗,其副作用小,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不仅减少了西药治疗剂量大,副作用多,复发率高的弊端,同时弥补了中药治疗见效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