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LA)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其与大血管病的关系国内外研究较多,而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ACLA的研究报道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6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同时测定血Hcy、血糖、血脂,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结果 (1)糖尿病患者(观察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时Hcy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且Hcy水平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体质指数(BMI)、病程(Duratio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人干扰素γ(IFN-γ)前后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CDA1)在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的表达,探讨CDA1与p53、p21、周期素D1在SPC-A1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加入IFN-γ前和1 h及24 h后CDA1、p53、p21、周期素D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加入IFN-γ 1 h后,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多,周期素D1 mRNA的表达出现减少,而p53、p2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24 h后,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增加,p53、p2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周期素D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减少.结论 CDA1是p53的上游基因,可能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对p35、p21及周期素D1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焦虑抑郁(HAD)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肺癌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并对2组患者化疗前后HAD和功能状态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降低(P0.05),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能改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DA1在肺腺癌细胞株SPC-A1加入干扰素γ及喜树碱前后表达的变化,明确CDA1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喜树碱组、干扰素γ组和喜树碱及扰素γ联合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运用real 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CDA1、P53、P21、Cyclin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分别或共同加入喜树碱及干扰素γ24h后SPC-A1细胞增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联合加入喜树碱和干扰素γ组细胞增殖抑制程度比单独加入干扰素γ及喜树碱组明显(P<0.05);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PC-A1细胞中单独加入喜树碱和干扰素γ24h后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加(P<0.05),同时P21、P5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及CyclinD1蛋白表达减少(P<0.05),联合加入喜树碱和干扰素γ组比单独加入干扰素γ及喜树碱组明显(P<0.05);在SPC-A1细胞中加入干扰素γ及喜树碱,CDA1与P53、P21蛋白表达呈正...  相似文献   
7.
宣州市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病人)768例。为了解目前晚血病人的现状,1996年底我们根据安徽省血研所《关于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意见的规定》,按统一设计的晚期血吸虫病个案调查方案,以历年晚血病人个案卡为依据,逐个上门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骨密度、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及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60岁以上男性COPD患者48例,根据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为两组:FEV1<80%为COPD中重度组28例(A组);FEV1>80%为COPD轻度组20例(B组);选择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C组)。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测定3组腰椎、股骨颈部骨密度(BMD),同时测定肺功能以及血清TRACP-5b水平,比较不同肺功能组患者骨密度、TRACP-5b的关系。结果 A组骨密度较B、C组降低(P<0.01);A组股骨颈及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B、C组(53.6%vs.25.0%、12.5%,60.7%vs.30.0%、20.0%)(P<0.05)。A组TRACP-5b值为(4.2±1.7)U/L,高于B和C组的(3.3±0.6)U/L和(2.5±0.8)U/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D与FEV1呈直线正相关(P<0.01)。TRACP-5b水平与FEV1水平及股骨颈、腰椎BMD呈负相关(P<0.01)。结论 60岁以上COPD患者骨密度降低;骨密度值与肺功能、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与血清TRACP-5b水平呈负相关。检测血清TRACP-5b对60岁以上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入喜树碱前后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CDA1)的表达变化;探讨CDA1与p53、p21、CyclinD1在SPC-A1中表达有无相关性,进一步明确CDA1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TT法观察SPC-A1加入喜树碱前后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运用real-time 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加入喜树碱24h前后CDA1、p53、p21、Cy-clinD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明确CDA1、p53、p21、CyclinD1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加入喜树碱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同时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此时p53、p21的表达也增多(P<0.05),而CyclinD1的表达出现减少(P<0.05)。结论加入喜树碱诱导后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CDA1表达增加,提示CDA1参与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并且与p53、p21及CyclinD1共同作用,由此推测CDA1在肺癌的发生及转归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